第164章 善心,善举 (第2/2页)
将顾瑞霖婚礼的情况一一都写了,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张信纸,收了笔之后,心里那股委屈还是挥之不去,想了想又取一张信纸,题诗隐晦表达了自己的对她的思念,落款之后封入信封,第二日清早,便使着云鹤去将信传出去。
没过两日,绿柳带着丈夫又来寻了一趟杜斯年,这一次的绿柳没什么精气神儿,瞧着好似还有一肚子的怨气。
“琼枝姐姐又被那人接回去了.......麻烦表公子与我们一道担心.......”绿柳歉意地福了福身,面露尴尬与无奈。
杜斯年点了点头道:“无碍,总归是人家的家事,我们也不评判。”
这话的意思瘾透着,既然是家务事,那他和表姐也不方便多管,既然机会给过她两次了, 那么下一次他们都不会再管。
他相信就算是表姐在这里,也会是一样的想法。
情份也是会消磨殆尽的。
出了杜斯年的这方小院,绿柳便暗暗发誓,若是有下一次,她也绝不会替她来求表公子了!
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求人好了。
*
杜斯年这几日几乎日日都会去书斋,除了看书,便是要再看看那位姓柏的学子。
一连几日,两人都是匆匆打个照面,相互颔首算是招呼过了。
在云鹤和云憧的不懈努力下,也算是将这位柏公子的事情打听的差不多了。
他名为柏致,字言润,今年刚刚过了弱冠之年,家在燕南,入书院是托了亲戚,再加上自身文采还是很好的,这书院中的束修家中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这生活上所需的银两就只能靠他日常抄书所得来支撑。
还听闻他这些日子在书院中受尽了排挤,总是早早来,到了深夜才会回书院去,估计是还有什么需要用银子的地方,所以才如此着急。
杜斯年听完之后沉默了,文采不错,家中贫寒,在书院受排挤的原因能是什么呢?
无非是书院中的先生,因他没送礼,所以默认了那些人的捧高踩低,默认了学子之间的排挤行为。
人家自顾不暇之时,他便不去给他添麻烦了。
杜斯年今日走的格外早,没等柏致下学便准备离去了,临走之前寻到了掌柜。
“劳烦掌柜,每日准备一餐,不必太复杂,清粥、馒头便好。给柏致,柏公子,这是这个月的银子。”杜斯年给了掌柜一两银子,接着嘱咐道:“不必提及我。”
“杜公子心善,您请放心,小的只说是客人欣赏他的才华,并不愿透露姓名。”掌柜明白其中意思,爽快接过银两点头应下。
“杜公子可是不在这书院中读书了?”掌柜的随口一问,也是因为这些日子他来看书的时间都是在书院没下学的时候。
“嗯,在书舍中读书倒是更自在些。”杜斯年并不避讳。
掌柜的在这山脚下经营了许多年的书舍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缘由,想起书院从前的光辉,他也忍不住的摇头叹息。
“原本好好的,这些年也不知是怎么了,就变成了这样。苦了这些慕名而来的学子们了。”
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自上至下的溃烂,怎会是几个人的叹息便能挽回的?
杜斯年离开之后,掌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赞叹道:“那些名门世家,若是都有这样的善心善举,寒门学子又怎会没有出头之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