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求外任 (第2/2页)
倒不是他厚此薄彼,而是大姐的婚事近在眼前,小妹的嫁妆却还能慢慢准备。
出发那日,杜斯年看着四辆装货物和两辆人可乘坐的马车,以及陛下亲赐的卫队这样庞大的队伍,让他有些晃神。
原本他是想快些赶了路的,现在这样,想快肯定是快不了。
皇帝亲自派遣卫队护送,便是要每路过一处县镇、城池都是必须要敲锣打鼓,做足排面的,路上不耽误行程都是好的,哪里可能早到几日呢?
*
杜斯年的母亲梁嫆,定下这门婚事后,欢喜的连着几夜都没睡好觉,做梦都能笑醒的程度。
眼看着三书六礼走过了一半,她这心里还是平静不下来!
虽说这些年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她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不但年纪小小便有了功名,竟然还能娶到镇北侯府的大姑娘!
那可是天上神仙一般的姑娘!
一杆红缨枪,能挑星看月的姑娘!
跟她母亲一样,能上阵杀敌的巾帼女英雄!
她这两年回乡去做了些小买卖,还算有点小成就,拼拼凑凑也算是凑了一副聘礼,便赶在年前托了杜氏几位族老,前去提亲下聘。
到了春闱前,她也亲自到了原州城,与杜夫人见面详细过了一遍婚事的礼节。
杜夫人是想从她的产业里,拨出一套院子,给斯年,用于成婚,也算是她给女婿的礼物。
但被梁嫆拒绝了。
她打算在原州城购置一套院子,哪怕不大,至少也不能让人看看,侯府大姑娘虽然是下嫁寒门,却也是在原州城有房产的。
他们可以看轻了他们母子,但决不能看轻了她未来的儿媳,那神仙一般的人物!
院子置办下来了,是个三进的院落,地段稍稍偏些,但还算宽敞。
顾清莹自己也来看过,这院子看起来偏僻,但事实上离镇北侯府并不远,可见舅母挑的十分用心,她自然也是满意的。
又解决一件心头事,梁嫆心里宽松了不少,便开始隔三差五的前去庙宇,道观拜上一拜,只盼着她儿能高中进士,如此也能给镇北侯府,给大姑娘长些脸面。
商议成婚的日子时,选了两个都在今年,一个是六月二十八,时间有些紧张,两家的母亲都怕赶的太急出差错,便选了八月十六的日子。
临近五月初,报喜的人已经来过一趟,是杜斯年考过贡生,还是第十六名的好成绩。
这已经是西北的学子中,考的最好的成绩了,有了这个成绩垫底,进士及第是必然。
大家都盼着侯府能为此庆祝,可侯府却除了报喜到门前那日,散了些铜钱,喜果之外,便再没什么动静,仿佛就没这一回事般。
这是杜夫人与梁嫆共同的意思,此事不宜大肆庆祝,原本今年就要办喜事,不如等进士回乡之时与婚事一起办热闹些。
再说,就算她不办,杜氏一族定然也早就敲锣打鼓的庆贺起来了。
到了六月中旬,杜斯年高中三甲探花的喜信儿便传入了原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