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谜语:风的孩子 (第2/2页)
底下有时候会是谜语,有时会是激励人心的话语,而谜语的答案在明天的那一张上。
从裁纸到写东西上去,温长宁亲力亲为,是送给他的一样新年礼物。
顾长晏想着又看了一眼倒计时表才专心学习。
-
其实,温长宁还有一件事是不知道的。
每次顾长晏去主院找他父亲,温长宁都不会跟着去。
所以,温长宁虽然是隐身,但他也有好多事是不知情的。
就比如:
府中没有嫡母,福姨娘不敢打扰,顾长晏的房中事还是他父亲询问的这件事。
顾长晏忙着科考,娶妻自然也是等到金榜题名后,但是他院中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
一年之前还好说,生母去世,在该知人事的年龄为母亲认认真真地守孝,没有偷奸耍滑。
但孝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却连个暖床的都没有。
官宦贵族、达官显贵家的子弟有几个像顾长晏这么大了,连个女人都没碰?
是守孝守的成清心寡欲了?还是不行?
在官场上历经大涛大浪的顾诩后知后觉,想到后一个可能性差点都被自己吓出了冷汗。
顾诩不是个合格的父亲,但事关传宗接代,他特地将顾长晏叫来询问。
当然顾长晏房中的事顾诩自是想不起来,原本还是福姨娘提醒的他。
顾长晏面对父亲的询问,沉默良久,才道:“儿子一心一意备考,无心此事,还是等成亲时再说吧。”
顾诩虽对自己儿子的生活起居不尽心,但他知道顾长晏没说有隐疾,那就是现在真无心此道了。
顾诩放了人。
但是顾长晏没有放下心。
或者说这种事他以前也想过。
温长宁来了,和他住一块。
这是任谁都想不到的。
如果温长宁没有出现,顾长晏想他或许已经有通房了,他身边人都是这样做的,他有什么理由当个另类,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可偏偏温长宁出现了,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在他要随波逐流的时候。
温长宁说他的家乡是一夫一妻制。
顾长晏在听过之后想通了许多,比如传宗接代有一位妻子就行,用不着旁人。
这样也就不会多出来的无辜女子经历像他母亲一样的遭遇,丈夫冷待,自困自伤。
这次父子谈话之后,顾长晏没有向温长宁透露过。
顾长晏和温长宁其实一直没有正经的谈过这类话题。
温长宁到底不是这儿的“古代”人,他打从心底认为顾长晏年龄太小,搁现代连领结婚证的法定年龄都没有到。
且顾长晏对温长宁说过他娶妻还早,还可以过几年,就像长宁说的早结婚……,顾长晏列出了几条温长宁曾说过的早结婚的坏处。
但说到底,顾长晏只是不想让温长宁这么早的和他分开,而对祈朝的“早婚早育”现象他是无动于衷的。
就像温长宁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顾长晏明白温长宁的家乡虽然很美好,但对于他来说终究是黄粱一梦。
有些东西听听就行,因为不是自己的。
另一边,既然顾长晏都这么说了,受现代思想影响的温长宁对这个理由接受良好。
他也没有想过通房什么的,以为顾长晏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