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瑜好像算是他们的学生 (第2/2页)
月朗星稀下,躺椅上,仰天一句长叹:“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啊!”
语罢,温长宁起身去捞井里冰着的西瓜,泰克跟着动了起来,在他脚边打转。
顾长晏在一旁听了好笑,秋千晃动,也是带来了些许,嗯……不算热的微风。
晚上难得真正悠闲时光,屋外有星,屋里有冰,二人一狗。
白天,除了‘哆啦A梦’般挎包和腰绳——温长宁自己给老伙计取得名,现在每天早上出门温长宁都带上了幂蓠——物理防晒。
赶着早晨微微凉爽的风,温长宁和顾长晏一起去翰林院,顾长晏进去上班,温长宁转身进宫找楚瑜。
说起楚瑜这小孩,防备心重,还不爱说话,温长宁不出声,他能一上午不吭声。
在此对比下,温长宁简直都晋升成e人了,清心殿里唯一的乐趣几乎就是逗孩子玩了。嗯,大人的恶趣味。
他成为一对一的全科老师,楚瑜成了他古现代唯一的学生。
顾长晏那一大只不算。
当然,这一段经历注定是不走寻常路的教导。
因为对顾长晏全盘托出的东西,温长宁不能全部教给楚瑜。
楚瑜被困在一小方天地里太久太久了,心里只明白活下去和自己在成长中摸索出来的祈朝的尊卑贵贱。
外面是什么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野蛮生长的他不知道。
他也才十四岁,无人教导的情况下是非善恶不辨,连三观都还没有完全树立。
最重要的是,他,生活在祈朝。
导致内容删删减减、遮遮掩掩,能教的也就剩下温长宁全部知识的一两分。
科学、文学、数学……温长宁教的小心翼翼,颇为害怕教的多的,比当初在顾府和顾长晏聊天有所隐瞒还要谨慎。
温顾二人想法很简单直白,要楚瑜学会思考,了解自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和眼见……
也要他可以迎合时代的大众,清醒不痛苦的活着。
不要他困在红墙高瓦之中。
所以楚瑜原本该知道却不知道的,也是温长宁要教的。
但是关于祈朝的纲常理法和之乎者也什么的,温长宁自己都一知半解的。
这时…顾长晏的作用就显出来了。
他负责在背后编撰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上面的注释旁白一应俱全,一本书囊括全部,顾长晏让温长宁先教那小孩多识些字,然后让他自己看,不懂的回来转达给他,他再负责解疑答惑。
这方面温长宁基本当传话筒。
楚瑜识字不多,以前在秦王府没人在意他,他只在廊下偷听过他兄弟的课,囫囵识得几个字。
温长宁和他见面时,楚瑜看不见。但没关系,温长宁又拿出来了那个有拼音的“字典”,美名其曰是北方传过来的教学方法。
但是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漠州还真渐渐流行起这种方法了,起源野山村。
学的时候看不见,记住、比划几个拼音还是行的,温长宁走后楚瑜摘下眼罩对照着字典自己认字加练字。
这小少年从前没有正经系统的学习过,心里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但说不上来玉兰教导的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他教什么,他就乖乖学什么,有比没有好。
教学过程中温长宁发现楚瑜还挺省心的,学习能力强,是让老师省心的好学生。
楚瑜也在相处中发现玉兰……好像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好人。
总是孤独的小兽在善意中笨拙地学着缩回尚不锋锐的小爪子,向喜欢的人露出柔软的肚皮。
而两个人在相处中也渐渐变得关系亲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