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败走涪江 (第2/2页)
孙崖深深看了武阳一眼,终于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分信任,“好!武阳,你便统领我县的一营人马,我们便并肩作战!”
“谢孙大人!”武阳和罗奎同时对孙崖抱拳。
而这一刻,涪江的风云,开始悄然变化。
涪江县的清晨依旧弥漫着山川之间的薄雾,晨曦初照,透过云雾洒下几缕金色的光线。然,平静的景象却难掩城池内的紧张氛围。
武阳站在涪江城头,眉头紧锁,眼前的景象正如他所预料。傅恒带领的叛军,果然如狼似虎般逼近城下。城外,整齐的旗帜随风飘扬,八千叛军士兵整装待发,犹如暗潮涌动的海浪,显得异常压迫。
“果然如武阳侄子所料,叛军进攻来得如此迅速。”孙崖咬着牙,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叛军,目光锐利。
“他不会轻易放过涪江,也不会放过我。”武阳开口道。
罗奎站在武阳身旁,低声道:“少爷,傅恒的威胁定是有的。他既然已经攻破武安县,接下来必定会毫不手软。但孙大人已下令坚守,誓死与叛军决一死战!”
武阳没有回答,目光定定地盯着远方敌军,他心中早已有了决断。这一战,不仅仅是为了涪江,更是为了父亲武行的复仇。
而与此同时,傅恒已经在涪江城下展开了自己的手段。他骑在马背上,目光冷冽地扫视着眼前的城池,身旁的将士们听得清晰,他的命令已经传达至每一名战士。
“告知涪江县令孙崖,”傅恒的声音低沉而冰冷,“若他交出武阳,开城投降,我可保全涪江百姓,孙崖和他的手下皆可免死。”
孙崖冷笑一声,其他的守城士兵也是没有任何波澜,因为他们知道武安县被攻破的结果是如何,这群叛军定然是言而无信。
城头上的旗帜迎风飘扬,双方的气氛已经紧张至极。
孙崖冷哼一声,指着城下傅恒大喝道:“不投降,决一死战!”
“孙大人,您真要与叛军硬拼?”一名统领担忧地问。
“傅恒所为,狼子野心。他若得手,涪江难免也将步武安的后尘!”孙崖神色坚决,眼中闪烁着英气,“我们只有一条路——死战到底!而且我已派人向大王请援,想必援军不日便能抵达,到时候这些叛军必定被拿下!”
“是!”将领们齐声应道,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涪江之地距离王都雒城有一段距离,路途险恶,但孙崖并不指望信使能在短时间内赶到,只能期望蜀王能尽早派兵来援。
然而,意外发生了。信使还未到达雒城,便被路上的巡逻兵拦截了下来。大将军陈先童亲自出马,冷冷地阻止了信使的进程。
“何事?”陈先童冷声问道。
信使急忙下马,双手捧起信函,“大将军,涪江县孙崖令我来报,潘峰和傅恒已攻下武安县,叛军大军即将逼近涪江,请大将军上报蜀王,派兵救援!”
陈先童闻言,眉头一挑,随即冷笑一声,“武安竟然也沦陷了吗?不过是一群贼寇罢了。你回去告诉孙崖,区区叛军,岂能成气候?”
“但——”信使脸色焦急,“叛军的军力不容小觑,就连武行大人都死于叛军手中,若不及时支援,涪江……”
“你且回去,告诉孙崖。”陈先童打断了信使的话,面无表情地说道,“三日内,叛军若攻不下涪江,必定会撤兵,一群乌合之众,无需过度担忧。”
信使一愣,想要再多说些什么,却见陈先童挥手示意他离开。
“回去吧。”陈先童冷冷地说道。
信使只能无奈退下准备快马赶回涪江县,一路上心中却疑惑重重。
——
另一边,涪江城下的战斗已经开始了。傅恒见孙崖坚决拒绝投降,不由得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攻城。八千叛军如潮水般涌向涪江城,战鼓雷鸣,刀枪空中飞舞。
“杀——!”傅恒挥手大喝,带领叛军冲向城墙,弓箭如雨,飞速射向城头的守军。
涪江的守军虽然人数不足,但士气却异常坚定。孙崖亲自指挥防守,每一位守军都竭尽全力,与叛军展开激烈的对抗。
就在此时,武阳骑马冲上城头,他身着银甲,手持一柄锋利的银枪,目光如寒冰般冷冽。
“少爷,您可别冲动!”罗奎急忙喊道。
武阳没有理会他,只是看向前方的叛军,愤怒与悲痛交织在他的眼中。“这是我父亲的血海深仇!”他说着,握紧银枪,瞬间跃下战马,直奔叛军阵地。
“杀——!”武阳怒吼一声,身形如电般冲入敌阵,他手中的银枪犹如闪电般劈开一切敌人,枪尖舞动,血花四溅。每一枪刺出,都带着他对父亲死去的无尽愤怒和复仇的决心。
“少爷!”罗奎焦急不已,却无奈只能在后方支援。
武阳如猛兽般杀入敌阵,他的枪法迅疾无比,叛军士兵见他杀气腾腾,不禁退缩。然而,傅恒站在后方,冷冷注视着这一切,眼中掠过一丝不屑,“敢挡我路的人,都会死!”
傅恒挥手示意,一个统领立即带领一队精兵冲向武阳。
“武阳!你觉得一个小小涪江,能挡得住我傅恒的铁骑吗?”傅恒冷笑着大声喊道。
“我父亲死了,我便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武阳狠狠一击,将一名叛军士兵击倒,随后冷冷地回击,“傅恒!来试试我武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