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5章 经验传承

第15章 经验传承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实验室的意外!

在疫病如汹涌潮水般侵袭的至暗时刻,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恐惧与绝望在人群中蔓延。然而,在这混沌与迷茫之中,风云,这位平凡却又不凡的医者,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悄然升起,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风云原本只是在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医馆里,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自己的医者使命。他为人谦逊低调,医术却极为精湛,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全心全意,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病肆虐初期,风云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医学知识,率先察觉到了疫病的独特之处。他没有被传统的治疗思路所束缚,而是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云在抗疫过程中的卓越表现和独特的治疗手段,如同春风吹遍大地一般,迅速在医界和民间口口相传。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被认为已经无药可救的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都奇迹般地康复了。一时间,他所在的医馆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希望灯塔,不仅吸引了大量患者前来求诊,更引来了众多同行的关注与敬仰。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还在努力穿透疫病带来的重重阴霾时,医馆的门前早已热闹非凡。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医馆的医生们,如同朝圣者一般,早早地聚集在此。他们之中,既有白发苍苍、经验丰富的老郎中,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也赋予了他们沉稳与睿智;也有朝气蓬勃、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尽管略显稚嫩,但眼神中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他们每个人都背着装满药材和医书的药箱,那药箱里承载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更是他们对医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听闻这位风云大夫,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疗法,成功治愈了许多被其他医馆判了‘死刑’的患者,今日可得好好取取经。” 一位留着花白山羊胡、身着一袭深灰色长袍的中年医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对身旁一位年轻的医生说道。他的声音不大,但在略显安静的队伍中却格外清晰,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点燃了周围医生们心中的热情。

年轻医生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纸笔:“是啊,咱们医馆在这场疫病中损失惨重,好多患者都没能挺过去。要是能学到真本事,回去也能多挽救几条宝贵的生命。”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极度渴望,仿佛已经看到了回去后用所学知识拯救患者的画面,那画面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予他无尽的动力。

就在这时,医馆的门缓缓打开,风云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色布袍,虽然面容因连日来没日没夜的操劳而显得有些憔悴,眼底还有着深深的黑眼圈,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而炽热,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看到门外众多前来学习的同行,风云的脸上露出了真诚而温暖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瞬间融化了众人心中的拘谨与不安。他抬手示意大家进入医馆,那动作就像是在迎接许久未见的老友,亲切而自然。

“诸位同仁,一路奔波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咱们一起为抗击这场疫病出一份力。” 风云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在空气中回荡。这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瞬间让原本有些拘谨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医生们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有序地鱼贯而入,走进医馆的诊疗区域。

诊疗区域里,几张简易的病床整齐地排列着,上面躺着几位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风云率先走到一张病床前,一位年轻的医生赶忙拿起纸笔,神情专注地准备详细记录。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那是因为紧张和兴奋交织在一起,能近距离学习风云的治疗方法,对他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深知这将对自己的医学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位患者,刚送来的时候高热不退,体温一度飙升到了 40 摄氏度,咳嗽得非常剧烈,每一声咳嗽都像是在撕扯着他的喉咙,连呼吸都十分困难,只能艰难地大口喘气。我们一开始采用了传统的清热解表之法,用了银翘散等方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风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为患者把脉,他的动作轻柔而专业,眼睛专注地看着患者的手腕,感受着脉象的变化,仿佛在与患者的身体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随后,他又微微俯身,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苔,同时向周围的医生展示着患者舌苔的状态,那舌苔厚腻得如同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苔藓,颜色发黄,边缘还有齿痕。

“后来,我经过仔细观察他的症状,发现他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结合这次疫病的特点,我判断他体内有痰湿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这就好比河道被淤泥堵塞,水流无法正常流通,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风云详细地讲解着诊断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复杂的医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周围的医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沙沙的写字声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章,奏响了知识传承的旋律,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字。

“那后来是怎么治疗的呢?” 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忍不住问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就像一个渴望打开知识宝库的孩子。

风云微笑着看向患者,耐心地解答道:“于是,我调整了药方,加入了一些化痰祛湿、宣肺通络的药物。比如,我用了半夏、茯苓来化痰祛湿,半夏性温,味辛,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二者搭配,相得益彰。还用桔梗、杏仁来宣肺止咳,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杏仁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同时,在用药的同时,还配合了针灸疗法。针灸选取了肺俞、膻中、丰隆等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疏通经络,增强药效。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能调节肺的功能;膻中穴是气会,能宽胸理气;丰隆穴是化痰要穴,能健脾化痰。” 风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自己身上比划着穴位的位置,让医生们有更直观的感受,他的动作熟练而准确,仿佛这些穴位早已刻在了他的心中。

“那在针灸的时候,具体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女医生又接着问道,她的问题代表了很多医生的疑惑,大家纷纷点头,目光聚焦在风云身上,期待着他的解答。

风云认真地回答道:“针灸时,手法一定要精准,进针的深度和角度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比如在针刺肺俞穴时,要特别注意不可过深,以免伤及内脏,一般进针 0.5 - 0.8 寸为宜。而且,留针的时间也要把控好,一般在 20 到 30 分钟为宜。留针时间过短,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长的话,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在针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针刺手法或起针。”

医生们一边听着,一边在自己的本子上认真记录,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风云都一一详细作答。每一个问题,他都回答得非常细致,不仅解释了原因,还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比如如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具,如何在针刺时让患者放松心情等。

随后,风云又来到了另一位患者的病床前。这位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不仅有疫病的典型症状,还伴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情况十分复杂。他不仅高热、咳嗽,还伴有腹泻、心悸等症状,身体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如纸。

“这位患者本身就体弱多病,抵抗力较差,长期患有脾胃虚弱和心脏疾病,感染疫病后,病情就更加危急了。我们在治疗时,除了要考虑疫病的因素,还要充分兼顾他本身的身体状况,就像一艘破旧的船,在暴风雨中航行,既要修补漏洞,又要抵御风浪。” 风云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患者的关切和对病情的重视,眼神中满是忧虑和坚定。

“那具体该如何兼顾呢?” 一位年长的医生皱着眉头问道,他的脸上满是忧虑,显然是在思考自己医馆里那些类似病情的患者,他深知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极大,需要慎之又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