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火警铃的论证 (第2/2页)
罗素的视线不再在天花板漫游,那副异常冷静而认真的形态又回到了他的脸上。
“将这条逻辑细化,排除掉火警铃有损坏的可能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详细的结论:凶手按下火警铃,能够让大家误以为发生了火灾,从而处于安全考虑不选择搭乘电梯,由此确保在电梯里挂人的凶手,在将森花同学挂在电梯井的柱子上方时,能够不被打扰地挂上。
“理清逻辑,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需要论证的命题。命题1:按下火警铃一定能够让大家误认为发生了火灾;命题2:发生了火灾之后,所有人一定不会考虑搭乘电梯。
“首先看命题1,按下火警铃之后一定会让大家误以为发生了火灾吗?这里我考虑到现实之中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情况,我认为虽然不能完全达到‘一定’的标准,但也有着极高的概率,会让大家误以为起火,所以这一个命题算是成立;
“其次看命题2,发生了火灾之后,所有人一定不会考虑搭乘电梯——这个是影响凶手目的的最关键要素。但实际上,下宫同学、早川同学和二口同学的描述之中,显然告诉了我们结论。因此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换句话说,电梯案的凶手根本没有必要按下火警铃。”
“可是,有火警铃的话,虽然不说‘一定’,但大家由于担心火灾,不会进电梯的概率会更大吧?”信永真幸开口询问道。
“假设将信永同学你说的这一点‘概率提升’作为正效益来看待,我并不觉得凶手的实施过程有顺利多少。”罗素摇摇头道。
“什么意思?”
“因为凶手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还有将人挂上电梯井顶部不被发现的时间。
“火警铃的确能够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的作案环境,但作为代价,凶手作案的时间则缩短了。一旦火警铃响,大家都会从自己的所在地之中出来寻找火灾发生的地点,之后命题1失效,大家发现旅馆内没有发生火灾,那么大家就会重新使用电梯,而且会比没有按下火警铃时使用的更频繁,除非凶手的作案时间极短,否则依旧有可能会被打扰。
“而且,此时若是有人目睹在火警铃响的时候,从电梯里办完案出来的凶手,势必会感到怀疑——
“有趣的是,他们怀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和凶手有着一样的逻辑:按下火警铃意味着有火灾发生,而发生了火灾之后,一般人出于安全,不会考虑搭乘电梯。
“那么在火警铃响时,还赌命从电梯里出来的人,又是什么心态呢?除非凶手这时已经像下宫同学一样情绪激动到失去理智,否则嫌疑就会大幅增加。如果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人要不是知道火灾是假的;要不就是知道火灾根本不会波及到电梯,反正肯定是知道些什么,所以才会如此心安理得地在有火灾风险的情况下使用电梯。
“而相反,如果凶手不按下火警铃,他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我们所有人的动向,将上楼的森花迷晕后,挑一个一般没有人使用电梯的时间将人挂上,这样作案的时间更加充足,但在人少时使用电梯挂人被发现的风险,与按下火警铃集中一段时间的安全、和发现没有火灾后极大概率的被发现,对比一下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小。
“所以,除非两案的凶手是同一人,我并不认为电梯案的挂人者按下火警铃,会对他犯案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因此,火警铃应当是第一案杀害常森同学的凶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