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 第16章:你跟古人讲星辰大海?

第16章:你跟古人讲星辰大海? (第2/2页)

“只是他们每一个计算出都不准确。”

“但小李先生算出如此精确,肯定是有它法!”

“其实...我是被他那一股舍我其谁的自信赌他是正确的。”

“我现在非常期待他教数术!”

吴院长白了一眼这中年数术夫子:“额...”

此时,室内。

看着一脸好奇的学子们,李时珍问:“各位理解了吗?”

很快,20号学子王权提问:“先生,期待您教我们这种先进的数术。”

“但我还想问,太阳真是那么大的话,它是被何种东西束缚住的?”

“难道是【混沌】吗?”

李时珍连连摇头:

“你能意识到这个,说明你认真听了。”

“不是【混沌】,而是黑洞。”

“黑洞??”

“是的,黑洞,它很复杂,以后在天文课中我会细讲;它实际上就是一颗死去的太阳幻化的——只是有生之年,我们看不见太阳的死法。”

“如同各位在晚上看见夜空中的【星星】,它们距离我们地球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只能看见【点点星光】”

“而星星们与我们能看见的太阳,大部分都是一种东西——它们有大有小。”

“它们都被一颗巨大的【黑色球体】吸引住;方才让【太阳们】没有快速远离我们!”

“古人口中的【繁星】,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太阳在发光】,而且光的速度一秒钟...额,也就是【三个‘一瞬间’】就能飞出去30万公里,即60万里。”

随着话落,学子们喉结耸动,夫子们目瞪口呆。

他们的大脑宕机了。

光的【三瞬间】就能飞三十万公里?

夜空中亮着的,实际上大多都是【太阳】?

这等知识,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认知!

若是放在唐朝,绝对是能轰动袁天罡与李淳风的!

他们正是著名的研究这类的大手子!

每一颗星星,都是一颗距离大地很遥远的太阳!

现场沉静了,所有人瞠目结舌,忘了呼吸。

这些话语,仿佛击穿了众人的灵魂。

这种直击心中的知识,令他们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室外的夫子们,虽平日里鄙夷这些对当官,治国无用的知识。

但此刻真的听到了这等超越认知的知识后...

他们竟然有一种心神上的向往。

忽然感觉当官治国好低端啊,在大地之外竟有如此美妙的事情,仿佛一切明争暗斗都变得不太重要了。

他们读书,当官自然是为了青史留名。

若能够为后人提前解释这些,将这些演变出利国利民的东西来,青史留名那只是小事。

人家史官甚至能大篇幅的留下李时珍的大名!

这一刻,所有夫子都觉得他们自己的路走窄了。

而李时珍传言在仙人的教授下,路走得非常宽!

吴院长等夫子反应过来,连连开口称赞。

“星辰寰宇,浩如烟海;有朝一日,老夫我竟能听见天地之间无数先贤钻研的【大道】,此生无憾,无憾!”

“天地大道,这是天地大道啊!”

“就算李淳风,袁天罡再现,恐怕在这方面也不如小李先生啊!”

“忽然感觉我这一生都失去了意义,尤其是在如此缥缈的寰宇之内;人类好渺小;狗屁的明争暗斗,各种党政,忽然感觉好不入流!”

“...”

看见这些,江哲眼睛滴溜溜地一转,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讲得非常通俗易懂了;把室内室外每个人的心中对星空的探索欲勾了起来,都给人一群大叔老头整Emo了。”

这时,4号学子率先恍悟过来,激动地说:

“先生,您讲得不知为何。”

“但我感觉是正确的,我突然不太向往人间;我想去探索寰宇了。”

“凡俗之事,感觉好令人烦躁;不如这些知识令人神往!”

此话一出,其余学子们连连点头,无一否认,他们都感到如此。

“而且我也知道在寰宇中【总是大的拉住小的】,就像【陨星总是被我们的地球拉住】这般。”

“若有一种器具可以预测到陨星降落的地点,那么我们大明百姓就能提前避免陨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啊,可对?”

闻言,李时珍一脸惊喜,“不错;你能思索得这么透彻,这么理解不错。”

“世间万物,每个知识都是有用的,或多或少都能改变当今大明的一处。”

“知识没有贵贱之分;格物也不该被贬低。”

“若我大明百姓,有这种预防天灾出现的器具,确实能提前避免灾难,从而救苦救难。”

“就像地动仪,一旦某处发生地龙翻转,官府就能提前告知百姓避难,减少人员伤亡!”

“我们可以不用这种器具,但我们不能没有这种器具。”

“你叫什么名字?”

4号学子说:“我叫杨修。”

看着面前年轻充满书生气的清秀学子,李时珍满意地点了点头,“我记住你了。”

“谢谢先生!”

看着这些,江哲忍不住摇了摇头。

“一下子给太多知识,他们吸收不了;简单讲个概念即可;反正以后时间多,你再慢慢讲。”

“只是,杨修这同名同姓,真巧合!”

视角一转,齐物斋外。

夫子们各个激动地探讨着。

“我现在终于知道小李讲的是什么了,是一种【万物本质】。”

“对,每件事,每个物,它们都有一个【最初的本质】,【它为什么是这样】,【它为何会这样】都是有答案的。”

“譬如人在海水里为什么能比在河水里更省力气;我年轻时通过海边渔民们得知:是盐分,因为盐含量大的水就能让食物很难腐败;还有能更方便游泳;我们夫子本该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去制造一些对社稷有帮助的事情;而我们却一直朝着错误之路去了。”

“格物,这就是格物;小李说的就是我们儒家思想:格物致知;他就是我们儒家学子。”

“人家是杂家学子,而且小李讲得不像是格物;反而比格物更专业,好像是格物的进阶版知识。”

“院长,他还有多久下课,我要跟李先生仔细聊一聊格物;他能教的,给我学习一番,我也能教;我能替他分担一些。”

“关键的是,他提到的每一个知识,都能产出一个或多个新的类似木牛流马的实用器具出来。”

“绝对是造福天下的美事!”

格物学的赵夫子激动地说。

他现在十分想探索这位能够与古之先贤们媲美的李小先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