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2章 纣王

第22章 纣王 (第2/2页)

这座宫殿高千尺,广三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宫殿内部装饰得金碧辉煌,墙壁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纣王还在鹿台周围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开辟了巨大的花园和池塘,园中种满了奇花异草,池塘里养着珍禽异兽。

为了充实鹿台的财富,纣王加重了对百姓的赋税。

百姓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田赋,还要缴纳各种杂税,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许多百姓为了躲避赋税,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在饮食方面,纣王也极尽奢华。

他命人从各地搜罗珍馐美馔,每天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

他还喜欢饮酒作乐,常常与宠妃妲己以及群臣在鹿台之上通宵达旦地饮酒狂欢。

为了满足自己对酒的需求,纣王下令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酒池,池中灌满了美酒,人们可以在酒池中划船饮酒。

与此同时,纣王对妲己的宠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妲己本是有苏氏部落的女子,因其美貌绝伦,被献给纣王。

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妲己想要什么,纣王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她。

妲己喜欢观看歌舞表演,纣王就召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乐师和舞者,为她表演各种精彩的节目。

妲己还喜欢一些新奇的玩意儿,纣王就命工匠们为她制作各种奇巧的器物。

随着纣王的行为越来越荒唐,朝堂之上的忠臣们开始忧心忡忡。

他们纷纷上书劝谏纣王,希望他能收敛自己的行为,以国家和百姓为重。

然而,纣王却对这些劝谏置若罔闻,甚至对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进行打压。

比干,这位商朝的王叔,为人正直,对商朝忠心耿耿。

他看到纣王如此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心中十分焦急。

他多次进宫劝谏纣王,言辞恳切,希望纣王能改过自新。

然而,纣王却对他的劝谏感到厌烦。

一日,比干再次进宫,向纣王进谏道:“大王,如今您大兴土木,修建鹿台,耗费民力;加重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又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长此以往,我商朝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望大王能悬崖勒马,以天下苍生为重。”

纣王听后,心中大怒,说道:“王叔,你总是这般唠叨,难道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如此三番五次地顶撞我,莫不是仗着自己是王叔?”

比干毫不畏惧,继续说道:“大王,臣一片忠心,只为商朝的江山社稷。若大王不听劝谏,臣愿以死相谏!”

纣王听后,冷笑一声,说道:“好啊,你不是常说圣人之心有七窍吗?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真的有七窍。”

于是,纣王下令将比干剖腹挖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含冤而死。

除了比干,还有许多忠臣也遭到了纣王的迫害。

箕子见纣王如此昏庸无道,为了避免灾祸,他假装疯癫,披头散发,装成一个奴隶,但即便如此,还是被纣王囚禁了起来。

微子启见商朝大势已去,多次劝谏纣王无果后,无奈之下,离开了朝歌,远走他乡。

忠臣们的离去,使得朝堂之上一片乌烟瘴气。

那些阿谀奉承之徒趁机上位,他们为了讨好纣王,纷纷献上各种奇珍异宝和美女,进一步助长了纣王的奢靡之风。

商朝的政治变得越来越腐败,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纣王的倒行逆施,不仅引起了国内百姓的强烈不满,也让各地的诸侯们对他心生怨恨。

许多诸侯开始纷纷背叛商朝,不再听从纣王的号令。

在西方,周部落逐渐崛起。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为人贤明,礼贤下士,深受百姓的爱戴。

他看到纣王的残暴统治,心中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姬昌在暗中积蓄力量,招揽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先后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部落,使得周部落的实力日益壮大。

面对诸侯们的反叛,纣王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平息叛乱。

他依然沉迷于酒色之中,对国家的危机视而不见。

当有人向他报告诸侯叛乱的消息时,他只是轻蔑地一笑,说道:“那些小部落,能成什么气候?我商朝有百万雄师,岂会怕他们?”

然而,纣王的盲目自信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公元前1046年,姬昌的儿子姬发联合了其他诸侯,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朝歌进发。

这支联军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支持。

纣王得知联军来袭的消息后,这才匆忙组织军队进行抵抗。

然而,由于他长期的暴政,商朝的军队士气低落,士兵们对他早已失去了信心。

在牧野之战中,商朝的军队与联军刚一交锋,便纷纷倒戈,加入了联军的阵营。

纣王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逃回到鹿台之上。

他穿上了自己最华丽的衣服,戴上了各种珠宝首饰,在鹿台之上自焚而死。

曾经辉煌一时的商朝,在纣王的统治下,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纣王死后,周朝建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而纣王的故事,却成为了后人不断评说的对象。

在传统的史书中,纣王往往被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他的暴行,如酒池肉林、残害忠良、加重赋税等,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了暴君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对历史研究的深入,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纣王在执政初期,也曾有过一些积极的作为,如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等。

他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他后期的骄奢淫逸,导致众叛亲离;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商朝内部的政治矛盾以及外部诸侯势力的崛起等多种因素有关。

无论如何,纣王的故事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它让人们明白,作为统治者,必须要以民为本,施行仁政,否则必将失去民心,走向灭亡。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纣王的形象也将永远成为一个警示,时刻提醒着人们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