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平原君赵胜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
在战国那个群雄并起、战火纷飞、权谋交织的时代,赵国平原君赵胜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与赵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政治、外交与军事的宏大舞台上,演绎出了无数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故事。
赵胜,出生于赵国最鼎盛的时期,作为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他自降临人世便拥有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尊贵身份,站在了赵国权力核心圈的边缘。
然而,赵胜并未因这与生俱来的荣耀而骄纵懈怠,相反,年少时的他便展露出远超同龄人的聪慧与敏锐,对世间万物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他勤奋好学,每日沉浸于书籍之中,不仅将兵法谋略烂熟于心,对各国的政治局势、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也都广泛涉猎,了然于心,这些知识的积累为日后他在复杂多变的战国局势中纵横捭阖、施展抱负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赵惠文王时期,赵胜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与高贵的王室身份,被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
从这一刻起,他正式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
初涉政坛的赵胜,满怀壮志,渴望为赵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深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人才是国家兴盛的关键,于是,他广开门庭,大肆招揽门客,效仿同时代的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庞大智囊团。
平原君招揽门客不拘一格,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成为他的座上宾。
他的门客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地位千差万别。
其中有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文人墨客,他们能引经据典,为平原君在治国理政、外交谈判等方面提供精妙的策略和建议。
有武艺高强、身手矫健的侠客义士,他们忠诚勇敢,在平原君遭遇危险时,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生命扞卫他的安全。
还有能言善辩、思维敏捷的纵横家,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各国之间穿梭周旋,为赵国争取利益。
鼎盛时期,平原君的门客数量达到数千人,他们齐聚在平原君的府邸,各展其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这众多门客之中,毛遂的故事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那是秦国大军如汹涌潮水般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危急时刻,赵国上下危在旦夕,仿佛一只待宰的羔羊,随时可能被秦国吞噬。
赵惠文王心急如焚,急忙派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救,希望能借助楚国的力量击退秦军,挽救赵国于水火之中。
平原君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他打算从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精英一同前往楚国。
他精心挑选,反复斟酌,经过一番筛选,只选出了十九人,还差一人。
就在他为此事烦恼不已时,一直默默无闻、隐藏在门客之中的毛遂,仿佛一颗突然闪耀的流星,挺身而出,勇敢地自我推荐。
平原君看着眼前这个略显陌生的面孔,心中满是疑惑,不禁问道:“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
毛遂挺直腰杆,大声答道:“三年。”
平原君微微皱了皱眉头,轻轻摇了摇头说:“贤能之士就如同锥子放在布袋中,其锋芒立刻就会显露出来。先生在我门下三年,却从未听闻有何出众之处,恐怕难当此任啊。”
毛遂眼神坚定,自信满满地说:“我今日便是请您将我放入布袋之中。若早将我放入,我岂止是露出锋芒,定会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平原君被他那坚定的眼神和自信的言辞所打动,心中虽仍有疑虑,但见他气势不凡,便决定给他一个机会,答应带他一同前往楚国。
一行人历经艰辛,终于抵达楚国。
平原君与楚王的谈判从日出开始,一直持续到日中,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楚王顾虑重重,担心与赵国结盟会激怒秦国,给自己带来灾祸,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出兵。
谈判陷入了僵局,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毛遂在一旁观察良久,见此情形,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再这样拖延下去,赵国危矣。
于是,他按剑而上,大步走到楚王面前,慷慨陈词:“楚国地域辽阔,方圆数千里,甲兵百万,本应称霸天下,威风凛凛。然而,昔日秦国白起不过率领数万之众,一战便攻克郢都,让楚国的都城沦陷;再战火烧夷陵,毁了楚国先王的陵寝;三战羞辱大王的祖先,使楚国蒙羞。此乃楚国百世之仇,令人痛心疾首。赵国都为之感到羞愧,而大王却无动于衷,坐视不理。合纵抗秦,表面上是为赵国,实则是为楚国报仇雪恨,恢复楚国的尊严与荣耀。这对楚国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王为何犹豫不决?”
毛遂的一番话,犹如一把利剑,字字珠玑,直击楚王要害,句句戳中楚国的痛点。
楚王被他那强大的气势和犀利的言辞所震慑,脸色一阵白一阵红,沉默片刻后,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答应与赵国合纵,出兵救赵。
毛遂的这一壮举,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赵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他不仅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解了赵国之围,也让平原君对自己的门客有了全新的认识。
平原君感慨万分,自责道:“我赵胜一生阅人无数,自以为能识尽天下英才,却差点错失毛先生这样的绝世人才。从今往后,我定当更加用心,不再让任何一个贤能之士被埋没。”
除了毛遂自荐这一惊天动地的故事,平原君在赵国朝堂之上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一生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参与朝政决策,为赵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国力逐渐强盛,军队战斗力日益增强。
这其中,平原君在背后出谋划策、协调各方,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与廉颇、蔺相如等赵国名将贤相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赵国的政治改革和军事建设,使得赵国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秦国东进路上的一大阻碍。
然而,随着秦昭襄王的崛起,秦国的野心急剧膨胀,逐渐成为赵国最大的威胁。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蚕食周边国家的领土,赵国首当其冲,成为了秦国的重点打击对象。
长平之战,这一决定赵国命运的关键战役,无疑是平原君政治生涯中最为沉重的打击,也是赵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对峙,双方军队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赵国老将廉颇深知秦军强大,不可贸然进攻,于是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试图拖垮秦军。
秦军久攻不下,粮草供应逐渐出现问题,士气也开始低落。
此时,秦国丞相范雎心生一计,使用反间计,派人在赵国都城邯郸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而非廉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