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75章 秦穆公

第75章 秦穆公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

在华夏历史的滔滔长河中,春秋时期是一段波谲云诡、英雄辈出的岁月。

在这片风云激荡的大地上,秦穆公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广阔的政治胸怀和坚定的强国信念,引领秦国从西部边陲的蕞尔小邦,逐步崛起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深刻影响了秦国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轨迹。

秦穆公,名任好,出生于秦国宫廷之中。

彼时的秦国,虽历经数代国君的苦心经营,但相较于中原各诸侯国,仍显得相对落后。

秦国地处西陲,与戎狄杂居,国土面积狭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不及中原地区,还时常遭受西戎部落的侵扰,内忧外患,局势严峻。

自幼,秦穆公便在宫廷的权谋斗争与父王的谆谆教诲中成长,这使他早早地便对国家大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

他性格沉稳坚毅,胸怀壮志,时刻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暗暗立下要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宏愿。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在众人的期待与瞩目中,接过了秦国国君的权杖。

初登君位,秦穆公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他深知,秦国要想摆脱困境,实现崛起,必须打破当前的孤立局面,与中原强国建立联系。

经过深思熟虑,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强大的晋国。

当时的晋国,在晋献公的统治下,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是中原地区的一大霸主。

秦穆公为了改善秦国的战略环境,主动向晋献公求亲,最终成功迎娶了晋献公之女穆姬。

这桩政治联姻,不仅为秦国带来了短暂的和平,更为秦国打开了与中原地区交流的大门。

通过与晋国的联姻,秦国得以接触到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为秦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穆公深知,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拥有一批贤能之士的辅佐,是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因此,秦穆公即位后,便开始广纳天下贤才,他打破了传统的门第观念,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

蹇叔,本是宋国的一位隐士,隐居于宋国的山野之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他虽身处乡野,却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

经百里奚举荐,秦穆公听闻了蹇叔的贤能之名,心中十分向往,立即派人带着重金,前往宋国聘请蹇叔。

蹇叔初到秦国,秦穆公便亲自出城迎接,以最高的礼节相待。

随后,秦穆公迫不及待地向蹇叔请教治国方略。

蹇叔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他对天下局势的分析入木三分,提出了“德义为基,仁政为本,待时而动,不急于求成”的治国理念。

他认为,国家的强盛不仅仅取决于武力的强大,更在于民心的归附。

只有推行德义,施行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同时,在对外政策上,要审时度势,等待时机,不可盲目冒进。

秦穆公听后,大为折服,当即拜蹇叔为上大夫,与百里奚共掌国政。

百里奚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百里奚本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国所灭后,他沦为了奴隶,被晋国作为陪嫁送往秦国。

在途中,百里奚不堪屈辱,趁机逃至楚国宛地。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他又被楚人抓住,被迫在楚国做苦力。

秦穆公听闻百里奚贤能,一心想要将他赎回秦国。

但他又担心楚人察觉到百里奚的价值,不肯放人。

于是,秦穆公派人对楚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人见只是一个普通的奴隶,便欣然应允。

就这样,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将百里奚赎回了秦国。

秦穆公亲自为百里奚解开绳索,与他谈论国事。

百里奚虽历经磨难,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他对秦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令秦穆公惊叹不已。

秦穆公感慨道:“寡人得百里奚,犹齐得管仲也!”当即封百里奚为大夫,委以重任,史称“五羖大夫”。

在秦穆公的感召下,由余也从西戎来投。

由余本是晋国人,因逃亡到西戎,受到戎王的重用。

他熟悉西戎的风俗民情、军事地理和政治制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秦穆公得知由余的贤能后,便设计离间由余与戎王的关系,最终使由余归秦。

由余来到秦国后,秦穆公对他礼遇有加,向他请教攻伐西戎之策。

由余详细地向秦穆公介绍了西戎的情况,并献上了一系列的计策。

他建议秦穆公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先与西戎各部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内部矛盾,然后再利用这些矛盾,逐一击败他们。

秦穆公采纳了由余的建议,最终大破西戎,开疆拓土“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在秦穆公的努力下,秦国一时间人才济济,蹇叔、百里奚、由余等贤能之士齐聚秦国,为秦国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他们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秦国崛起的道路。

秦穆公一心想要东进,参与中原争霸,实现秦国的霸业。

公元前645年,晋献公去世后,晋国陷入了内乱。

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为了争夺君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秦穆公趁机扶持公子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前,曾向秦穆公许下重诺,答应事成之后将晋国的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

然而,晋惠公即位后,却背信弃义,不仅未兑现当初的承诺,还在秦国遭遇饥荒时趁火打劫,拒绝借粮。

秦穆公大怒,亲率大军伐晋,双方在韩原展开了一场激战。

在韩原之战中,秦穆公身先士卒,奋勇杀敌。

他的战马突然陷入泥潭,被晋军包围。

关键时刻,一群曾经受过秦穆公恩惠的“岐下野人”赶来救援,他们不顾生死,冲入敌阵,将秦穆公救出,并俘虏了晋惠公。

秦穆公本想杀了晋惠公以泄心头之恨,但在穆姬以死相求及晋国君臣的周旋下,秦穆公最终还是释放了晋惠公。

晋惠公被迫割让河西之地,并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人质。

秦穆公对太子圉礼遇有加,还将女儿怀嬴许配给他。

然而,太子圉听闻晋惠公病重,担心失去君位,竟抛下怀嬴,私自逃回晋国。

太子圉即位后,与秦国断交,秦穆公再次兴兵伐晋。

这一次,秦穆公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始终未能突破晋国的防线,东进之路依然受阻。

秦穆公深知,晋国是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要想实现东进的目标,必须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去世,秦穆公认为东进的时机已到。

他不顾蹇叔、百里奚的劝阻,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率军远袭郑国。

秦军长途跋涉,穿越了晋国的领土,在途中被郑国商人弦高偶然识破。

弦高一面假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火速回郑报信。

秦军见郑国已有防备,便顺手灭掉滑国后班师。

此时,晋襄公在崤山设下埋伏,等待秦军的到来。

当秦军进入崤山峡谷时,晋军突然发起攻击,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领被俘。

幸得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文嬴从中斡旋,孟明视等人被放回秦国。

面对如此惨败,秦穆公并没有迁怒于将领,而是素服郊迎,自责道:“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他更加坚定地重用孟明视等人,整顿军备,等待复仇之机。

东进受阻后,秦穆公并没有气馁,他迅速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了西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