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52章 越王勾践

第52章 越王勾践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中国古代名人传!

在华夏历史的浩浩长卷中,春秋时期是浓墨重彩的篇章,诸侯割据、战火纷飞,演绎着无数的兴衰沉浮。

而越王勾践,无疑是这个时代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一部从绝境中崛起、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英雄史诗。

公元前520年,勾践降生于越国的宫廷之中。

作为王室后裔,他自幼便接受着严苛的贵族教育,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军事谋略之法以及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

在越国山川灵秀之气的滋养下,勾践渐渐成长为一个胸怀大志、果敢坚毅的少年,他时常望着越国的山河,心中涌起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守护之情,暗暗立下誓言,有朝一日定要让越国在诸侯中崭露头角。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逝,勾践继承了越国的王位。

初登大宝的他,满怀壮志,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带领越国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他尚未完全熟悉治国的复杂事务,便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吴国的进犯。

当时的吴国,在阖闾的统治下迅速崛起,国力强盛,军队善战,一心想要吞并越国,扩大自己的版图。

阖闾听闻勾践新立,认为越国局势不稳,正是进攻的绝佳时机,于是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越国杀来。

勾践听闻吴军气势汹汹前来进犯的消息时,心中毫无惧意。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如果此时选择退缩逃避,那么越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遭受更为沉重的打击与磨难。

只有勇敢地奋起反抗,才能够守护住国家的尊严以及那片广袤无垠的领土。

于是,勾践当机立断,以最快的速度紧急召集起越国上下所有的军队。

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坚定而炽热,用激昂慷慨的言辞鼓舞着每一名士兵的士气:“兄弟们!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今敌人来袭,妄图践踏我们的尊严,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们能答应吗?”

台下群情激奋,齐声高呼:“不能!”

勾践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喊道:“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武器,跟我一起去迎敌吧!”

随后,勾践身先士卒,亲自率领着这支充满斗志的军队奔赴战场。

终于,双方在槜李相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面对来势汹汹且实力强劲的吴军,勾践并未贸然采取正面强攻的策略。

相反,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智慧以及对地形的精准把握,巧妙地制定出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战术安排。

只见勾践精心挑选了一群视死如归的死囚,并命令他们在两军对阵之前集体自刎。

这一惊人之举瞬间令吴军瞠目结舌,原本严整有序的军阵也因此变得慌乱不堪。

就在这时,勾践抓住时机果断下达出击指令。

刹那间,越军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吴军猛扑过去。

经过一番激烈厮杀,越军最终大获全胜,成功击溃了阖闾统领的吴军。

然而不幸的是,阖闾本人在这场激战之中身负重伤,尽管被部下拼死救回,但由于伤势过重,没过多久就不治身亡。

这场胜利让勾践声名远扬,越国也因此在诸侯中赢得了一定的威望。

然而,勾践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吴国的实力依然强大,此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吴国必定会卷土重来。

于是,他开始积极整军备战,加强越国的军事力量,同时,他也注重发展国内的经济,鼓励农业生产,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赢得了越国百姓的衷心拥护。

正如勾践所料想的那般,阖闾之子夫差继承王位之后,内心深处燃烧着熊熊怒火,立下誓言定要为亡父复仇雪恨。

从那一天起,夫差便夜以继日地操练着他麾下的雄师劲旅,磨砺兵器,饲养战马,分秒必争地做着出征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挥军直捣越国,让越军尝尝血债血偿的滋味。

时光荏苒,终于来到了公元前 494 年。

这一年,夫差亲自统率着浩浩荡荡的吴国大军,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再度向着越国发起了凶猛凌厉的攻势。

此番吴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其气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越国军队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只能且战且退,一路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面对吴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击,勾践纵然有万般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最终,他不得不带领着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将退守到会稽山上,妄图凭借山势之险暂时阻挡住吴军前进的步伐。

然而,此时的会稽山已然被如狼似虎的吴军围得水泄不通,越国可谓是身陷绝境,插翅难逃。

站在山顶之上,勾践凝望着四周那些身心俱疲、士气萎靡不振的士卒们,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无尽的绝望与懊悔之情。

他痛苦地自责着,后悔自己昔日未曾虚心听取范蠡和文种的良言忠告,因一时的狂妄自大而轻视敌手,贸然出兵进击,以至于酿成今日这般惨不忍睹的败局。

就在这生死攸关的千钧一发之际,范蠡和文种挺身而出,向勾践献上了一条权宜之计——求和。

他们深知,以越国当下的国力根本无力与吴国正面交锋,如果强行抵抗下去,恐怕只有亡国灭种一途。

唯有暂且放下尊严,主动向吴国求和示弱,方有可能留存下越国的一线生机,待到他日养精蓄锐,重振旗鼓之时,再寻觅良机一举实现复国大业,东山再起。

勾践坐在王宫之中,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眼前摆着大臣们呈上的各种建议,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越国的生死存亡。

经过数日昼夜不停地思考与权衡利弊之后,勾践终于下定决心采纳其中一部分人的提议。

他唤来忠心耿耿的文种,郑重其事地交代道:“文种啊,此次前往吴国军营求和之事至关重要,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文种恭敬地点头应诺,表示定当不辱使命。

文种精心准备了丰厚无比的礼物,怀揣着越国上下的期望,踏上了前往吴国军营的道路。

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深知此行责任重大。

终于抵达吴国军营,文种恭恭敬敬地走进营帐,见到吴王夫差时,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低头弯腰,一副卑躬屈膝之态。

他声音颤抖地说道:“尊敬的吴王陛下,我代表越国前来向您求和。越国愿对吴国称臣纳贡,从此成为吴国的附庸之国,岁岁朝贡,永表忠诚。”

说着,文种将带来的珍贵礼物一一呈献于夫差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