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星星之火 (第2/2页)
但这些支持的声音,在 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中,显得十分微弱。
弘历知道大清上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革新之路必定艰难,但这些支持的声音,宛如星星之火,已然点燃。
1739 年9月初,京城秋高气爽,碧空澄澈。
弘历身着寻常服饰,在侍卫暗中跟随下微服私访,踏入京城的大街小巷,只见店铺密密麻麻,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处处透着繁荣的气息。
治安秩序井然,偶有警察队列整齐、步伐划一,开展巡逻与训练。街边摊位上,工艺品种类繁多,精妙绝伦。
眼前的这番盛景,让弘历心中满是欣慰,毕竟这离不开自己这几年的精心谋划。
回想穿越而来这四年,凭借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推动大清在多个领域取得显着成就。
军事上通过军制整编、成立皇家陆军大学、换装新式火枪火炮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提升了大清军事实力,同时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掌控。
政治层面重用历史名臣,对落后的官僚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警察局,反贪局,检察局等新机构,社会治安、官员腐败和司法公平等都有了显着提升。
经济领域颁布《企业法》和取消杂税,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统一币制则激发了商业活力,取消丁税这一举措,更是大大减轻了底层人民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文化教育革新的浪潮中,发行《中华日报》、派遣官员和留学生出访西洋、成立清华大学,科举殿试增设天文地理等实用知识,全方位推动文化教育领域进步。
弘历在熙熙攘攘的京城街巷继续踱步,尽管身处民间,他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目光仿佛穿透层层宫墙,落在了紫禁城的琉璃瓦上。
弘历十分清楚这场震动朝野的改革,从最初的构思,到一步步付诸实践,都离不开自己的坚定推动。如今,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群体,还如同破土不久的幼苗,柔弱娇嫩。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唯有持续精心呵护,耐心引导,这股新生力量才能茁壮成长,成长为足以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伟力。
次日清晨,太和殿内庄严肃穆。
兵部尚书傅鼐率先出列,身姿挺拔,声音洪亮且带着一丝急切:“陛下,近年来,在朝廷大力推动下,三大水师训练强度显着加大,士卒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战术配合愈发娴熟,整体战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随着与西洋往来日益频繁,水师通过多方探查,获取了令人警醒的情报,在西洋,英吉利和法兰西均拥有上百艘装备一百门火炮的战舰,威力惊人,荷兰拥有有近百艘八十门火炮战舰,西班牙人也有数十余艘七十门炮战舰。
反观我大清战船,船体老化严重,搭载火炮数量仅二十余门,射程短、精准度低。一旦遭遇海战,我方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傅鼐的一番话,如巨石投湖,瞬间引发朝堂上的激烈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