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83章 新型水泥

第83章 新型水泥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开封府,城内最大的讲学台上。

清华大学优秀学子赵轩身着素雅长衫,身姿笔挺地立于台前。

台下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来自地方学府的莘莘学子,眼神中却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诸位同窗!”赵轩开口,声音清朗有力,穿透喧闹的人声,清晰地传向四方,“奉朝廷旨意,今日我肩负重任,带大家叩开新学的大门!这新学,是朝廷为培育经世大才、振兴社稷而大力推行的,关乎诸位的前程,更系着大清的未来!”

言罢,赵轩拿起一块琥珀与一小束绒毛,高声说道:“先聊聊科学课本上的静电现象,当我们用丝绸反复摩擦这块琥珀后,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

只见赵轩手法娴熟,快速地用丝绸在琥珀上摩擦起来,随后将琥珀缓缓靠近绒毛,绒毛瞬间被吸附,紧紧贴在琥珀表面。

台下学子们见状,惊呼声此起彼伏,交头接耳的声音愈发嘈杂,“这是为何?”“难道是什么法术?”

紧接着,赵轩将一个木桶注满水,放入一艘木质小船模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大家看,这小船能稳稳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对它有一个向上托举的力,这就是浮力。

物体越重,要让它浮起来,需要排开更多的水。”他边说边用手指向小船,又在空中比划着排水的动作,努力让知识更直观。

最后,赵轩拿出一根长竹筒和一个小铃铛,把铃铛小心翼翼地置于竹筒一端并堵住两头,随后轻轻摇晃竹筒,清脆的铃铛声悠悠传出。

“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我们摇晃竹筒,铃铛声通过空气传入大家耳中,若将竹筒放入水中摇晃,水下同样能听到声响,因为水也能传声,要是有人把耳朵贴在竹筒上,远处敲击竹筒,通过固体,声音也能清晰传递。”

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原本满脸困惑的学子们恍然大悟,不少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人群中,来自偏远县学的林羽听得格外入神,他的双眼紧紧跟随着赵轩的一举一动,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速记录。

而他身旁的同窗王康,却撇了撇嘴,小声抱怨道:“这些知识虽新奇,可对科考用处不大。听说隔壁府有个学子钻研新学,结果童试成绩一塌糊涂,连老本都丢了。

再说了,眼下新学成绩占比低,还是四书五经更为重要,何必费这劲。”

林羽皱了皱眉,反驳道:“朝廷大力推行新学必有深意,说不定这是以后改变命运的契机。

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得把眼光放长远些。”王康不屑地哼了一声,“你就爱冒险,我可不想拿前程开玩笑。”

讲学进入下半场,赵轩提高音量:“下面我简要讲讲乡试阶段会涉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在物理里,力能改变物体运动,像我们日常推车,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大,比如锋利的刀刃容易切断东西。

化学关注物质变化,铁生锈、白醋加碱产生气泡都是化学反应,生物则研究世间万物的生命奥秘,就拿植物来说,它们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了解生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经过赵轩滔滔不绝两个时辰讲学,基本涵盖了新学各个学科知识。

讲学结束,台下学子们蜂拥而上,将赵轩团团围住,踊跃提问。

林羽好不容易挤到前面,问道:“赵老师,这些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呢?”

赵轩耐心解答:“比如利用化学知识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物理的力学原理能帮助工匠设计更坚固的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