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剪辫浪潮 (第2/2页)
校场一片哗然,有士兵偷瞄兆惠身后一众军官寸发青茬,议论纷纷。
京城南部五十里第三师驻地,海兰察青茬短得见肉,随李玉宣旨后突然甩袖:“看某这头,便是榜样!”
海兰察转身露出光溜溜的后颈,银剪反光里,士兵们看见其旧伤疤横穿青茬——那是去年战阵中被辫子缠住箭矢所留。
海兰察踢响脚边铜盆,里面盛满特勤局分发的银剪,“今日不剪,明日铡刀伺候!”
京城东部五十里第四师驻地,阿里衮青灰色寸发下,耳坠随动作轻晃,不等李玉宣完“剪辫”二字,便抬手展示掌心断发。
“前几日已经削了!”语毕掷发于地,靴底碾过碎发时,帐外亲卫同步摘帽,露出清一色青茬。
“传我令,申时前未剪者,剥去甲胄扫马厩!”话音落,早有士兵攥着剪刀冲向廊下。
驻扎在保定府的第五师、第六师亦循此例推行,御前太监李玉宣告圣旨,军官以身作则断发,三日间青茬遍于辕门。
离宫前,弘历下令除第一师驻守京师外,其余五师三日内完成全军剪辫,事毕即刻分赴其余五大集团军,协同宣旨太监逐军宣告剪辫令,严令各军限时推行,务必使六军将士尽从新规。
随着兆惠率领的第二师、海兰察掌管的第三师、阿里衮统帅的第四师,及保定府第五、第六师依次完成全军剪辫,各师即刻按预定部署开拔——第二师直赴戍守西北的第六集团军,第三师挥师南下,赶往黄河两岸的第二集团军,第四师挺进东北三省,驰援驻防的第五集团军,第五师、第六师分驰江南第三集团军与西南第四集团军。
五支劲旅马不停蹄,所到之处,宣旨太监展黄绫读圣训,将领们以青茬示众,辅以军法督行,从西北到江南,自东北至西南,各集团军次第响应。
在弘历强力推动下,剪辫旨意很快抵达直隶省各地,天津府、保定府等地知府起初严重怀疑圣旨内容造假,待见传旨太监与特勤局将士顶青茬,呈带银剪及断发方才相信。
天津府商业街一处包子铺前,警员挎着竹牌巡街,牌上“剪辫减税”四字被油光映得发亮。
掌柜的揪着辫梢问:“官爷,断发真能少缴税?”
警员敲了敲铜盆:“昨儿局长亲带头剪的,您瞅这盆里的断发,半是警局弟兄的。”话音未落,掌柜的已抄起菜刀剁下辫子,扔进装包子的笼屉。
保定府衙门口,警察支起“验辫台”,卷尺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老农攥着地契排队,听见前面的汉子因辫长被登记“加赋”,慌忙从怀里掏出剪刀。
“大爷,得剪到五寸以内。”警察用竹尺比量,忽然瞥见远处警长的青茬——那短得能看见头皮的后颈,正是今早例会时亲手剪的。
老农咬咬牙,刀刃划过发梢时,惊觉比割麦还利落。
顺德府十字街头,“断发换米”的横幅被风吹得掀起一角。
卖茶汤的李婆子踮着小脚凑近警员,枯瘦的手指捏着围裙边问:“官爷,俺老婆子这把白辫子能换米不?”
年轻警员笑着摆手:“只换男丁的!您家汉子呢?”
李婆子一拍大腿,铜勺“当啷”掉进茶汤罐,转身颠着三寸金莲往家跑。
青砖路上扬起细灰,她边跑边扯着嗓子喊:“孩他爹!白捡的米不要白不要!”
片刻后,她拽着缩脖子的老汉冲进人群,老汉的粗布褂子被扯得歪在肩头。
李婆子从袖筒里抽出银剪,“咔嚓”一声掠过耳后,油亮的辫子断在掌心,惊得围观的孩童们拍手直笑。
老汉摸着发凉的后颈直撇嘴:“你这疯婆子,比城隍庙的剃头匠还利索!”
李婆子将断发往警察手里一塞,接过半斤白米倒进布兜,眼角的褶子笑成核桃纹:“明儿往茶汤里多撒把白米,准保比你留辫子那会熬得香!”
她踮着脚晃回摊位,铜勺搅着滚热的茶汤,看老汉光溜溜的后颈在阳光下泛着青茬,忽然笑出一口豁牙:“没了辫子,倒像个新鲜出锅的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