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科考录遗 (第2/2页)
“哼,只会摇尾巴,本姑娘要你何用。”李筠气咻咻的伸腿将小白狗拨弄到一旁,随后头也不回的向内宅走去。
小香儿被小白狗嗷嗷嗷的惨叫声激起了同情心,便伸手将其抱在怀里,低着头小跑着向李筠追去。
“啧啧啧……”刘景看着小香儿娇小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转过头对赵彦笑道:“连个小丫鬟都长得如此俏丽,贤弟可真是艳福不浅呐。”
赵彦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他正要说话,旁边钱良才突然笑道:“刘兄难得被贵祖父放了出来,我本以为刘兄会收敛一下性子,没想到依旧如此喜欢口无遮拦。”
刘景苦笑道:“这也就是在赵贤弟家,没有外人,你们是不知道这几个月我是过的什么日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每天只能睡三个时辰,读完四书读五经,之后还要练字,吃饭和午休的时间也不能超过半个时辰。唉……今天难得祖父松口,准我出来放放风,从明日起,又要过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了。”
赵彦笑道:“怪不得刘兄看起来清减了许多。”
刘景摇摇头,咬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日我做东,咱们叫上张贤弟,一起去时运楼一醉方休。”
钱良才道:“时运楼?我还以为刘兄要请我们去怡红院呢。”
刘景瞪了钱良才一眼,道:“今日我若是敢去青楼楚馆,回去后估计我这两条腿就保不住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大明朝的乡试有固定的时间,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第二日开考,考试后一日出场。
想要参加乡试,就必须通过提前前一年举行的科考,通过之后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科考前三名,始准乡试,称为录科,科考三等及未参加科考者,在乡试前一个月,可以补考录科一次,录取者准予乡试,称为录遗。
赵彦因为附学时已经错过了岁考和科考的时间,所以只能在乡试前的一个月参加补考,通过之后取得录遗名额才能参加乡试,如果不是李夫子亲自来家里告诉赵彦,恐怕他有大半的可能会错过今年的乡试。
北直隶的提督学政赵彦已有所耳闻,此人乃是正统七年的进士,四川合州人,姓李名实,字孟诚,如今身为从七品礼科给事中,前两个月才接替沈严充任北直隶提督学政官,也就是俗称的提学御史。
明朝置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另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正、副使;受理冤讼等,品卑而权重。
如今朝廷给事中共四十人,都给事中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以及六科给事中为从七品。
据李夫子所说,他这位本家性情洒脱,辩才很好,为人正直却不迂腐,上任以来在北直隶的读书人嘴里口碑不错。
北直隶下辖九府二州,李实要一州一县的巡视科考录遗情况,所以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深州的考试时间定在六月二十九,地点与县试时一样,考试内容为四书义以及经义各一道,时间限定在三个时辰之内,从早上辰时初开始。
考试当日进考场的时候并没有搜身,因为此次参加科考录遗的生员加起来只有五十人左右,远远比不上县试当日那么热闹,几名监考官三三两两的分散在考场上,谁有什么小动作必然难逃他们的法眼。
学政官李实长得貌不惊人,肤色略黑,说话的时候带着点四川那边的口音,但并不明显,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也不坏。
照例说了一通套话之后,考试便开始了,李实连日奔波,身心俱疲,他虽然不曾起身在考场上巡视,却还是端正的坐在堂上,目光炯炯的观察着考场上的情况。
头篇四书义的题目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语出‘论语学而篇’,赵彦也曾以此为题目试做过八股,略一思索便在草稿纸上写道,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第二篇经义题也比较简单,赵彦理顺思路后一挥而就,待将两篇文章从头到尾检查无误后,赵彦将其工整的抄写到了正卷上。这次考试并没有规定交卷的时间,赵彦将一切检查妥当之后,便举手招呼不远处的一名监考官交了卷,然后在一名衙役的监视下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