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正面思考:到达良性互动 (第2/2页)
上次听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国外,一个人买了苹果的产品,过了没多久就来退货,于是苹果的销售人员就查看了他的退货理由,了解是什么原因的退货,这个客户写的是"f say no"。大家知道苹果是怎么处理的吗?苹果最终选择了送这个产品给这位顾客,只回复了一句话"appl say ys"。
于是这个饱含着幽默的小故事就成为了果粉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也为一个企业的营销做了良好的宣传。
商业交流也是如此,适时的幽默一下暗藏机锋,能不伤和气地守住自己的利益。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滔滔不绝地对对方说了你的想法之后,对方很排斥地说:"你不用再来了,你说再多,我也不感兴趣。"貌似无话可接的时候,你可以用幽默来进攻,你可以说:"当然啦,您不感兴趣,我才来找你,您要是感兴趣,您早来找我了。"这也是个不错的缓解的方法。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一点是,身份地位偏低的人在面对地位高的人的时候,主动幽默,或者打趣身份高的人有些不合适,但是如果身份低的人经常用自嘲的方式来幽默,比其他的形式更好。
中国台湾学者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梁启超演讲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句话谦逊又自负、真实而幽默。
当然自嘲也要有度,可以降低自己的能力,却不可降低自己的品格。
牛师傅是大学食堂的一位负责人,他的工作任务就是决定蔬菜种类,并从蔬菜公司买进蔬菜。
蔬菜公司的人看到刚上任的牛师傅,心想他刚上任,肯定没有别的门路买进蔬菜,不如趁他不懂行情赶紧捞一把,因而报价很高,双方僵持不下。
眼看市场供应就要断开,而急需用菜的牛师傅并没有被蔬菜公司给唬住。他稳住了形势,装作一副没办法了的样子,找到蔬菜公司的负责人谈话。牛师傅使用了自嘲语言,说道:"唉,你们不知道我在食堂中的地位,我就相当于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而已,你们把我看高了,我手中能有多大权力,我能决定买来的蔬菜的价格?天气这么热,我花大价钱买一堆烂菜帮子回去,这个责任我担得起吗?要是我实在干不了这份工作,估计食堂就会换个更精明的人来管理这部分工作喽!"他的这番自嘲,不但使想大捞一笔的蔬菜公司人员死心,还让他们对牛师傅产生了一丝同情的心理。更重要的是,牛师傅的话柔中带刚,暗示他们如果自己干不长久,换上来的人肯定是个精明人,那时候,蔬菜公司就更讨不到便宜,就这样,蔬菜公司最后终于妥协,双方达成了协议。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这种自嘲反映了说话者的机智,带有很大的策略性,促使僵局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