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见闻(一) (第2/2页)
老罗对后者倒是不置可否,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国家和民族之类也没什么确切的认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草原上更是如此。奴隶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阿拉伯世界就有个邵海尔·隋基利从奴隶做了将军,甚至是法蒂玛王国的奠基人,马穆鲁克更是现实当中的神话。
虽然葛逻禄人算是唐人憎恨的仇敌,但是老罗并不排斥从奴隶中提拔有能力的人,只要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益处,何况距离恒罗斯之战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当初很多事情都被掩盖在历史的迷雾下,而且当时的当事人也早都成了地下的黄土。
老罗一边悠闲的想着,一边听李姌在身边介绍的动听的声音,至于坚持跟随老罗左右的奥尔基则是始终沉默不语,他是个很好的助手,从不多言多语,交代的事情总是能够按时传达下去,而且武力也不错,至少他的体力能够保证跟随老罗并保持时刻的战斗力。
工匠营也就是唐人营的外围防御还不错,至少不是几十个骑兵就可以冲城的地方,要知道在希尔凡平原这片土地上,很多乡村甚至根本没有防御的围墙。
当然并不是说这里的安全就比那些西方式的城堡更安全,只是这个地方更多的是继承了东方式的保民智慧——西方的领主居住在城堡里,平民或者农奴很贫穷,盗贼或者强盗都不会去光顾。
这里的城墙最高处也就四到五米高,底部是用石头砌成,上半部是用青红相间的砖砌成的,厚度大概不足四米,老罗猜测城墙里面或者会有藏兵洞之类的地方,但是大半部分应该是填充的黄土,城墙上有几面巨大的唐字旗帜,说明这里还是在延续东方的文化。
城内就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了,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子,说是低矮,不过是从老罗的眼光来看。这里城镇建设比老罗后世在江南看到的水乡还不如,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石块砌成的,屋顶用的是茅草或者树叶加粘土,只有寥寥几座房屋使用了砖瓦,城里的道路除了主干道用了石头和砂土,其他的地方都只是压实的土地,路旁还可以看到很多没有融化的积雪。
老罗没有见到用来排除污水的明渠之类,正要询问李姌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阵刺鼻的恶臭,顺着方位去看的时候才现是用来处理污物的脏水车。
李姌皱着鼻子恶声恶气的诉苦,“该死的卫家人,都说了安排他们每天早上处理这个东西,偏总是懒惰得每到下午才……”
“看来营地内的管理没到位啊,四娘,为什么这里不修筑排水暗渠呢?”老罗至少在开罗没见过这种场面,君士坦丁堡也同样没有,只在历史资料中知道明清时候有这样的城市工具。
“暗渠?”李姌知道这个东西,作为工匠营的后代,怎么可能不懂得一点城市建设的事物呢,“还不是上面的人心不和,家里老祖说服不了裴家和卫家的几个老家伙,阿爷说当初迁徙到这里的时候,本想认真建筑一座城市,但是裴家和卫家的那些人觉得不会在这里停留太久,就把事情迟迟的拖延下来了,如果不是我家老祖强硬要求建筑了城墙,恐怕族人早被强盗抢光了。”
李姌的牢骚让老罗对这个群体的上层大致有了些了解,就是这是个没有效率同时人心不齐的队伍,李家和张家或许代表了积极的一面,但是裴家和卫家就是贪婪和保守的另一面了,而且这些人还很短视。见小利而忘大义,这种人基本就是一个队伍中的不稳定份子,小队伍来看无关紧要,但是扩大到一个数万人的团体,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隐患。
尽管李姌的话语只能作为参考,但是老罗知道这个小女人并不是蛮不讲理的,也就是说她的话会基本客观,那么在短时间内消除或者排挤出裴姓和卫姓这两家的影响就是必须要做的了。
当然,这些消息其实算不上多么重要,完全可以通过阿尔克那些家伙探听到,早些时候在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老罗就听过李姌大致的介绍,而且他对这些也早就有所预料。之所以想要逛一下这个唐人小镇,老罗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了解一下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关于将来如何融入这个时代的民族体系,他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同时也是对这些人有一个最直接的印象。
作为一个军人,好吧,作为一个曾经的职业军人,再加上老罗现在需要扮演的带头人角色,这是他需要仔细考虑好的。
城镇内主要的街道有三条,最重要是一条纵穿南北城门的,路面大概有十一二米的宽度,可以并行四辆单马的简易马车,如果不考虑路两边店面的招牌幌子之类的影响的话。在老罗看来,这也就是后世一个小城市步行街的宽度,当然远没有后世的华丽堂皇,嗯,和后世欧洲的古老乡镇小路差不多,却又没有那么曲折。
整个小城的街道明显可以看出原本的规划,可惜同样可以清晰看出后期规划执行的不严谨,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非法占地严重影响了街道的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