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端午佳节。 (第2/2页)
身后的百叶忍不住提醒道:“姑娘快惋惜了,您就不想看看皇家园林什么样?现在人还不算很多,好可以好好逛逛呢。”
颜芝仪深以为的点。
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但是那些着名的园林都不在他们江州。
可能江州那些有钱人的宅子也修出了江南园林的气派,可颜芝仪又没法去他们家做客,所以来江南的她依是没见过面的小乡巴佬,一进龙亭池,就被中的假山流水、亭台楼阁、琼楼玉宇和奇珍异石吸引了注意,便放下了八卦没听完的遗憾,专心欣赏起了这宛如外桃源般的绮丽景致。
几乎大半个京城的人都赶来龙亭池围观了,于是在游览皇家园林期间,颜芝仪他们遇到了许多熟人,不是陆时寒的同校前辈就是他的同僚,所以颜芝仪也遇到了不少她认识的人,比如张夫人、荣夫人和齐夫人等等,反她都能说上几句。
不知不觉,她在京城也认识了不少人呢。
不过大家跟他们一样,都是拖家带口来游玩的,彼此碰到打个招呼互道节日安康就行了,倒不必勉强非要结伴同行。
颜芝仪还发现,陆时寒他们这一届的进士似乎对这盛会格外兴趣,以至于逛了半天,来她家做过客的那些翰林们几乎都碰了个遍。
她这么跟陆时寒说,陆时寒便笑着解释了句:“可能是因为们大都不是京城本地人,看什么都新鲜吧。”
“那董大人是京城本地人吗?”他们今天唯一没碰到的就是董子玉和他夫人了。
“他也不是,董兄祖籍兖州。”
颜芝仪因为出过一趟远门,对大齐的地理多了一些了解,略一思索便想起来了,“他是孔夫子的同乡?”
陆时寒点。
颜芝仪对这个答案还挺惊讶。她以为本届科举的前三名都是江南子,私底下还想过朝廷这样只看分数,对那些教育资源更薄弱的北方考生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原来一甲中还是有北方考生的啊。
但是让她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看起来最有子风度的董探花,竟是三人中唯一的北方人,颜芝仪有点无法想象董探花『操』着一口东北说“你瞅啥”的样子。
连带着对董探花的夫人林婉,她心目中的女小姐姐,她都有重新认识的觉。
是的,颜芝仪已经跟董夫人互通姓名了,那天请完客后她们约定以后常来往,只是可能因为端午节,各家都有许多事,就一直没有找到时间碰,对方很快给她写了信说明情况,颜芝仪也及时回了信,一来去,两人就先用书信交朋友了。
董夫人不但字如人,名字也跟她的气质一样柔美诗意,第一次看到她的信落款是董林婉,当时联想到的就是烟雨江南。
可她记得林家跟董家是交,那应该也是兖州人= =
刻板印象要不得啊。
颜芝仪想捂脸。
陆时寒知道她近来跟董夫人书信往来聊的很愉快,所以她一问董子玉,他便了的问:“没有碰到董兄和嫂夫人,仪儿可是失望了?”
“有一点点。”
“想是董兄家中真有什么事绊住了脚,今日没有出来。”陆时寒安慰道,“待过两日处理完琐事,仪儿不如主动递上帖子。”
颜芝仪点点,懂事的问:“们是不是要回去了?”
虽他们出来大半天而已,龙亭池依人山人海,可能连外城的百姓都赶来瞧热闹了,但他们却是到了要离开的时间,陆时寒不乏愧疚的看着她,“抱歉,都是因为,让仪儿也不能好好体验这难得的盛之景。”
颜芝仪眨了眨眼睛,“怎么会?被冯大人邀请去他们府上过节,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是的,他们下午要去冯府做客。
早在端午的前三天 ,陆时寒就收到了对方的请帖,当时他跟颜芝仪都没有很意外,毕竟他去冯府也不是一两回了,带他进京的第天就去冯府拜见,还被冯大人热情的留下来吃了午饭。
后来陆时寒式在翰林院入职,他一个没背景没家还没有老师帮衬的『毛』小子,一进翰林院就承担起了给皇上伺候笔墨、起草诏书的重要工作,身为他名义上座师的冯大人对此十分忧虑,怕他一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从此葬送了政治前途,于是时不时叫陆时寒去他家,亲教他一些朝堂上的潜规则和伴君的心得之类的。
冯大人教给陆时寒的这些东西,不说倾囊相授,但也值得一个师徒名分了,因此冯大人也越来越没拿陆时寒当外人,有时候在书房说的时间比较,就会让陆时寒留在他家吃饭。
只是除了天黑以后陆时寒会因为盛情难却答应留下来吃饭,这邀请他一般都拒绝了,理由是夫人一个人在家会担心他。
大概是陆状元惧内的名声由翰林院渐渐传到了外,连高堂之上的冯大人都有所耳闻,他用这个理由婉拒留饭的时候,冯大人倒也没有拿出辈的气势非要陆时寒配合,一般都是无奈的摆随他去。
而这一次端午节,冯大人下的帖子是邀请他带夫人一快去府上做客,不得不说两人都有些受宠若惊,颜芝仪第一反应就是,“寒哥你天天对冯大人说不放心一个人在家用饭,所以冯大人现在干脆把也叫上?”
陆时寒当时的表情就有点囧,因为他觉得冯大人让他携夫人去府上过节,应该是准备式收下他这个学生,可是颜芝仪的猜测好像也有理有据,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谁的猜测更准确些。
可惜颜芝仪不负责任的留下另一个思路后,就小一撑与无争,老神在在的准备去冯府做客了。
当朝次辅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亲下帖子邀请他们,她倒是一点也紧张忐忑,一来她已经认识了更牛『逼』的人物,连未来皇帝都是他们家的座上宾,未来皇帝的老师她有什么可怕的。来她觉得去人家做客,还是要比请人来家做客省心很多的,就像那次去荣太医府上做客,荣夫人为了招待好她这位客人,特意把己年轻的儿媳『妇』和女儿都叫过来陪她一起说。
可见越是高门大户越讲究体面,既邀请了他们去做客,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差了多少个等级,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给她难堪,否则不搭理就是了,非要下帖子难道不是多此一举?
抱着这无所畏惧的心态,颜芝仪兴致勃勃跟陆时寒去冯府了。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先回家换了身新衣服,颜芝仪又给己加了几样首饰、补了个妆,但她并没有把眉心的梅花洗掉,反而让陆时寒在有些模糊的边缘添了几笔颜『色』,后顶着这副『潮』到没朋友的妆容出门做客了。
事实如颜芝仪推测的那般,她在冯府得到了冯夫人的热情款待。
冯夫人跟普通的官夫人不同,她是颜芝仪向往的那有俸禄有名誉的诰命夫人,冯大人是当朝品大臣,他夫人便是品诰命夫人。
品诰命夫人已经有了随时递折子进宫的权利,见到除皇帝皇后和太后以外的人都不需要下跪请安,且大节日进宫赴宴还能得到一个很不错的位置。
总之,冯夫人已经是许多官夫人奢望的那人生巅峰了,颜芝仪也总觉得她非同一般,看她眼角的细纹都显得格外深刻有内涵。
就是这样堪称夫人典范的冯夫人偏偏也对她青眼有加。
值端午佳节,冯府虽没有广邀宾客,但是连陆时寒和颜芝仪这样的“外人”都被邀请来了,那些真亲近亲朋好友更不会冷落,所以冯府这个家宴还是很热闹的,女眷这边也是衣香鬓影、济济一堂。
身为女主人的冯夫人不知道是看颜芝仪第一次登门做客、因此对她特殊关照了些,还是就单独看她合眼缘,对着许多想要奉承她的子侄妻女态度只是矜持有礼,唯独拉着颜芝仪的不放,叫丫鬟在她旁边加了个小凳让颜芝仪坐,热情得好像她是冯夫人失散多年的女儿一样。
颜芝仪那么坦的来做客是觉得己只是个小透明,不会被针对但同样不会被重视,她只需要吃吃喝喝听听八卦就行了,若是运气好能交上一两个朋友就更是意外之喜,万万没想到己一来就享受到了主角待遇,就很受宠若惊了,环顾一周发现他人也很懵『逼』的样子,她又渐渐释了。
但冯夫人是在座中身份地位和辈分都最高的一位,又是她己的主场,根本不需要看谁的脸『色』,她觉得颜芝仪亲近,便拉着她从陆时寒的人品貌,夸到他们家送来的节礼粽子有多么用心,再夸她今天的妆容服饰,足足夸了一刻钟,夸到在场有人都真心实意表示陆夫人是位无可挑剔的端庄贤惠妻子,冯夫人笑道,“这孩子虽是第一次上门做客,却也不是什么外人,你们可不要欺负她。”
在场女眷纷纷表态只会多多关照颜芝仪这个新人,颜芝仪也抓紧时间谢了一番众人的关照,尤是冯夫人,她学着陆时寒的样子谦虚道:“晚辈只是个初来乍到、平平无奇的黄『毛』丫,竟能得夫人青眼照料,实在激涕零。”
冯夫人安抚般拍着她的道:“老婆子看人还是有些准的,你们夫妻都是心思端的好孩子,不过,时寒都喊一声师母,你还叫夫人?”
颜芝仪眼前一亮,心想寒哥猜测的是确答案么?不过她也不在意这小事,打蛇随棍上这传统技可不能忘,她当即笑盈盈的改口道:“多谢师母关照。”
“好孩子,你们在京中没有辈帮衬,既喊一声师母,日后遇到什么难处可惊慌失措,尽管来府找师母。”冯夫人一脸慈祥的叮嘱完,道,“好了,把你们这些年轻活泼的小媳『妇』拘在老婆子身边也是为难,去找你们同龄的姐妹嫂子们玩吧,老三家的,过来带带你弟妹去认人。”
冯夫人口中的“老三家的”毫无疑问就是她的儿媳『妇』了,一句更是把颜芝仪归入了家人范畴。
这时,一位娃娃脸的少『妇』便笑呵呵的上来拉颜芝仪,把在座女眷全都介绍了遍,小声说,“弟妹合该跟们家有缘,去年妹妹嫁去了扬州,因为路途遥远,都没能回来省亲。娘嘴上不说,心常惦念着,如今弟妹画着妹妹以前最爱的梅花妆,娘一见可不就欢喜上了?”
“而且妹妹是孤身远嫁,弟妹也是孤身随陆师弟进京生活,境遇差不多,娘看你免不了怜惜几分呢。”
三少夫人这番很好的为颜芝仪答疑解『惑』,她嘴巴很甜的谢了这位三嫂嫂的体贴,心已经乐开了花,觉得杨妈整天说她有福气,搞不好真有几分道理,不心血/来/『潮』画个梅花妆都恰好能得到冯夫人的好,这待遇说她不是主角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