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本家来了 (第2/2页)
本质上,这是效率的问题,它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水产在渔港的积压,快速分拨到各地市场。冷链企业的使命应该是把水产快速调到自家园区的冷库,而后走向各个地方市场,而不是压在渔港把它当做大本营。
谷不得不说,这一步的规划至关重要,车轮滚滚才是渔港的大未来,也只有货通八方才能走出渔港的声势。站在一个多年行业人的角度,如果一开始渠道就被锁死,终有一天渔港会失去开放与自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那个时候,这也是郭祥旭无论背负怎样的压力,都决不妥协的原因所在。若是掐不住这里,从前的一切规划都将变得黯淡。
夜风侵来、海浪声起。
郭祥旭的余光瞥向胡殊同,有些时候,讲者无法通晓撰者的真正思路,此刻本家来了,不由问了出来。
“这件事如果是胡总,你会怎么做?”
“有时候私下里再多的唇枪舌剑,也不如当面布公来一场角逐,这件事持续下去永远是各执己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讲好自己的,然后交给别人判断。”
郭祥旭不必多问,内心已然明了,只是这样一种做法如升堂一般,一旦有了定论便没有余地,其中无可预料的变数可能就会一锤定音,让人没有后思后量的机会,不是一个轻易可下的决定。
虽然不明郭祥旭真正的身份,但胡殊同目中有定,“渔港应该是开放的,让大大小小懂冷链熟渠道、天南地北到处可达的冷链企业进来,让渔港真正做到辐射,才是冷链物流区的价值。”
“是啊,我们太需要真正走在路上的企业了。”
“就像我的老师说的那样,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联盟,而冷链物流区的企业集聚,我认为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当下来说,共享才是我们最大的出路。”
这话让郭祥旭一怔,“我们的联盟,是啊,早该有我们的联盟。”
“胡总,如果输了,同兴可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倒也无妨,反正和这些企业在一起,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家家都是富庶子弟,就我同兴寒酸无比,这种场合不来也罢。”
“这不像真话。”
“主要是真要一家一栋楼一个厂,我同兴也花不起这个钱。”
“这下我信了。”
郭祥旭望着胡殊同,笑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