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杨成海 (第2/2页)
“空头公司做配送,把投资方骗得团团转”,当这样的新闻见报时,杨成海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两边的钱都收不回来,甚至不承认与他的合作。于是乎,到现在他的身上还背着好几笔悬而未决的官司,夹在各方之间各种扯皮。所以说当这样的人突然出山,别说用了,人们躲还来不及呢。
就这么开着开着,傍晚时分,来到了同兴。
同兴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个杨成海,也如外界塑造的那般把他看做“行业恶霸”,所以这样的人突来拜访显得格外慎重。
这一天正是云城二期正式投运的日子,胡殊同昨晚便去了云城,今天的早些时候参加了一系列的仪式,日暮降临才又回到同兴。
杨成海这个人的传奇故事,胡殊同自是知道的,当年的狂风暴雨之后这个人消匿了起来,万没想到他又这么大摇大摆走到人前,还直接找上了同兴的门。
之于杨成海当年所为,在胡殊同看来如果他能晚几年再涉足这个大领域,想必不会那般惨淡收场。那个当口正是高价路桥费和罚款乱设岗最沛烈的时候,而这些问题自物流国八条之后已经开始逐步取缔减免。现如今人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也更宏观理智,大环境也更成熟,不会像当年那般因为一些风声和讹传让各方都坐不住。
坊间对杨成海的评价可谓臭名昭著,胡殊同对这个人却没有什么评价,往往利益攸关的人会刻意找一个说话的角度,这种事情无需多做思考。
但不管怎样,这一定是个有几把刷子的人,别的不说他当年在路线上下的功夫就是一大亮点。产品企业从来不会管你怎么走,按时按点抵达就是合格,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做城市配送先做路线,这是重要的盈利点。
路线的构成远非从点到点这么简单,而是路线与网点的结合、总调与就近的交触,这并不轻易,连黎舟那样的大博士都在苦研优化。
走进会客室,胡殊同眼前的杨成海,与在车里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他坐得笔直,手掌按在膝盖上,目光静静地看着前方。当胡殊同走进的时候,他立马利落地站了起来,像一个等待面试的人。
“杨老板,久仰了。”
杨成海强出一丝笑容,说实话他最怕别人对他讲这三个字,因为伴随的往往都是几分戏谑的神情,但胡殊同笑容持定、目光坦达,无有一丝阴阳怪气。
胡殊同取来一罐茶叶,拖过一把椅子坐在杨成海的对面,很快响起滋滋的烧水声。
杨成海微微眯眼,这与别家大是不同,最起码这个人愿意和自己坐下来好好谈谈。而在别处,多数时间他连个中层管理都见不到便被打发了,更有甚者,他还没走出楼道,就能听到刚刚的屋子里,人们恼怒得吐出一声晦气。
车里有多汹涌,屋里就有多怯懦。
本质上,他是求一个机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