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冷链无边界 (第2/2页)
孟强强也道:“强运方面的资料我也准备好了,不过联合申报的话,我们有些内容需要融一下,到时候拿给县领导一份方案就是。”
胡殊同只是微微点着头,并未回应二人的话,目中透着几分思索,似乎还没到开始行动的时候。
“农市对接”这四个字,几乎伴随着胡殊同的整个生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也一直在思考它的真义。
把隆威县的苹果运到武关的市场?把墨自县的蔬菜运到青岩的市场?这样理解农市对接,就太狭隘了。
如今的青菜南运,青宁品质更优的莴苣、蒜薹、青萝卜早已走上南部沿海城市的餐桌。他还了解到,西北的省份都在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水果品牌,各地所洽谈的终端市场早已突破地域的限制,紫皮大蒜、黄花菜、优质苹果乃至百合,这些优势的地域农产品都在尝试打开数千公里外的市场。
农和市,从来不是距离概念,只要能把农产品做到定向输送、保持长期稳定的供需,哪怕它的终点是地中海周边、尼罗河沿岸,这也是农市对接!
胡殊同更是意识到“反方向的事”,举个例子,甘州的农要找盘湖的市,反过来,盘湖的农也希望走进甘州的市。冷链从来不是单向的,恰恰冷链最忌讳单向。而且武关市也需要鱼虾参鲍、热带水果的优质渠道,丰盈市场也是改善民生,关乎当下流行的幸福指数。
甘州看同兴,犹如隔着几层窗户纸,纵使在方案上描摹得再好,最终相比各大竞争对手,也不过是大同小异,技术上理念上,家家都有几把刷子。
所以在胡殊同看来,同兴想要确立亮点抓人眼球,除了展示自己的家底,还得告诉别人,我的伙伴们身怀绝技。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让最初一锤不显得单薄。
胡殊同简单说了说计划,柳知英和孟强强一时讶住,如果这般操作,事情可就太复杂了。按照胡殊同的意思,他要组一个“提案团队”,借助这些人来丰富同兴的羽翼。
“学长,别的不说,这些人一个个天南海北的,时间上恐怕就不够用。”
“来得及,我让他们带着团队来找我们会合。”
说话间,胡殊同便拿起手机。孟强强夹过一块羊肉,吃过少放调料、不沾蘸水的黑山羊,才知道什么是纯粹与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