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火力全开 (第2/2页)
会上讨论依旧热烈,提问频频,胡殊同一一作答,看上去武关市对这轮方案极有兴趣。但胡殊同内心毫无波澜,因为看上去和上轮上上轮的景象,差别不大。
果不其然,最终还是得了一个静待答复。
接下来又是最苦人的等待,胡殊同心有决定,之于方案他不会再做任何完善,也就是说同兴不会再提第四轮。再等一周的时间,不论有无结果,他都必须要回同兴了。
柳知英看胡殊同实是煎熬又闭塞,在这难得的空隙,他打算带胡殊同去一个地方。
柳知英开着车,向东偏南的方向开了百余公里,一路上胡殊同问了几遍,柳知英却只笑而不答。车下了高速、又下了国道,走着走着又到了草原上的土路。更奇怪的是,开着开着忽然一个转舵,车轮轧在草地上,很快便开上了一个小山坡。
下车之后,胡殊同笑了笑,这里风景大开,近处可见雪白的羊群,远望则是青色的山峦,带给人一种难得的爽朗。
可就在不多时之后,胡殊同忽然听到了火车的笛声,徐徐间,一辆四十多节连绵近有一公里的火车开赴而来。
胡殊同一下子便明白柳知英为何会带自己来这里,对他们这样的人,恐怕这是闲来无事最好的散心了。
这不是寻常的火车,这是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这不是客运班列,而是亚欧大陆的物流钢铁动脉,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万余公里的铺设,打造国际陆运的快车道。
二人默立在这个小山坡上,看车来、循车走,从头到尾一语不发。
中欧班列前年就已开通,物流圈子无人不知,但也多是仅知而已。它的规模还未真正起来,但此时此刻,真真切切看到此,让人心生无限遐想。
国家的窗口、企业的窗口、人的窗口,当大潮在奔涌,会催生不曾有过的心念。有的时候,不是人的思量有多广远,而是一种指引会牵着人向那里靠近。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再看中欧班列,你会发现时代自有其意力。
二人一语不发,此间不需交流也无从描摹,以此量定着自身几何,先有想与不想,才有成与不成。
铃声打破了静谧的时空,电话中的柳知英不断点头连声应是。
挂了之后,柳知英紧紧握着手机,“学长,市里让我们明天去谈一谈,不用带新方案。”
胡殊同攥了攥拳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到武关市的电话。
殊为不易的一路,终于该亮答案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