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火候到了 (第2/2页)
“你在会上说外省的配送企业会向青宁挺进,我们也要早做打算。后面我会和资方申请,把股权结算往后推一推,明年我们开始在外省做一做微仓试点。到时候哪怕退一步我们也能做双向的事,不至于只是守着。”
杨成海倏然露出几分笑意,整个同兴都在说他胆大妄为,和这眼前人比起来,自己反而显得保守。
“那还是老规矩,我来提你来圆,反正没着没落好高骛远的,都是俺老杨。”
胡殊同笑了出来,“好在你也不是凡事都往心里去的人。”
杨成海蓦然大笑,不明为何笑容却掩不住神色上的有些不能收拾,他赶忙拿起酒自顾饮了一杯。转瞬之后,双目一微,“那我在会上吹的牛,也要靠你兜底了,我想了想,申请第三方物流扶持这件事,没个千万入不了大家的眼。”
“千万?”
“这一次同兴想扬名,得让大伙看见利才是,后面再干什么,腰杆可就更直了。再说了,从市里、从省里申请资金这样的事,很多人根本不懂,你可是老油子了,现在大伙气往一块通,流程上你发挥的地方就更多了。况且没有资金支持什么标准都是空吆喝,这钱从哪来?总不能我们掏吧,你把这事想成给同兴省钱,跑起来就动力十足了。”
胡殊同被他说得苦笑不已,“得了得了,我想想办法吧。”
杨成海心旷神怡,“喝酒喝酒!”
第二天,同兴开了一年中的第一次大会,胡殊同宣布了很多重要的事,此间最让人感慨的是,人永远是不够用的。
同兴要成立学院部,抽调十五人准备进驻市南,负责同兴学院各个方面的对接与执行工作。与此同时,同兴成立融资工作组,负责调研融资市场和风投分析。
当然,最为重头的是,同兴西北事业部正式成立。
西北事业部由柳知英全权总监,整个事业部由十六人组成,七人留守同兴专攻西北业务对接,以及青宁明江各地即时的市场资料输送,九人前往甘州配合柳知英的工作。
不过对同兴人来说,挂怀的并不是人手的紧俏,而是胡殊同这次归来,让人看到的火热潮势。是路更远了,是触角更深了,总之都是更盎然了。
当这一切铺陈而出的时候,有人发现,在不知不觉间,以同兴本部为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丁”字。
向西通甘州、向东走盘湖,向南驱云城、探明江,这就是企业的冷链版图。人们不必知道这每一步是如何达成,只需晓得,看得见根、觅得到芽,这是让人踏实的茁壮。
如果说企业也有时代,那这就是属于同兴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