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黑卡 (第2/2页)
瞥了王小肖一眼后,苏晴儿端起了文学社社长的架子,对着正在社团活动室讨论的一众社员说:“两篇文章你们也都看了,咱们文学社创立之初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以写得尽兴,说得尽兴,玩得尽兴的环境。”
看到众社员的目光随着自己的声音汇集到了自己所站的位置,苏晴儿缓缓开口道:“还恳请同学们不要因为我是文学社社长身份的问题,就在此次投票中偏向我,大家应该理性地使用自己的选票,遵从你们的内心,喜欢哪篇就投哪篇如果让林彦听到苏晴儿这番讲话的话,一定会为苏晴儿的做派竖一根大拇指。
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足以证明苏晴儿的为人和品格。
其实对于此次比试的结果林彦心里还是没底的,毕竟身边能给到他到有用反馈的人很少,经济系的人确实是对数字更敏感一些,对于文字比较无感。
但是此时,中文系那边早就乱成一团了。
震旦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学府,学术氛围一向是全国顶尖水准。
所以只要是有关于学术问题的讨论,都能引起正反两拨人的激烈辩论。
“要我说,这写文章还是要看咱们苏大社长,你看看林彦写的那叫什么?诗不像诗,文不像文。”
“要你说?你也带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要你说啊?就不说别的,咱们班谁在青年日报发表过文章?人家林彦的那篇文章现在可还在被激烈讨论着呢。”就在上面那人大声暄闹的时候,一位短发女生站了出来。
那名被反驳的男生明显有些下不了台,这时旁边一位男生帮他解围了:“反正不管怎么说,苏社长毕竟是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护着苏社长的话,那指望经济系那群人给我们苏社长投票?”
此话一出,立马就得到了周围人的响应,如果深究说出此话人的身份的话,不难查出此人就是文学社的一员。或者说,这个班里有将近一半人都是文学社的社员。
大学的社团总共就那么几个分类,这些人还是很容易凑到一起去的。
“你说这话可就有失公允了,王小肖,你忘记社长说的要我们凭着自己喜好投票嘛?”那名短发女生据理力争。
“对啊,我们各凭喜好嘛,我们喜欢的就是苏社长写的那篇文章,总不能全天下人都跟你一个口味,全都喜欢那个叫林彦的文章吧?”王小肖的嘴总是很欠。
“你……”短发女孩被气得说不出来话。
争论总是无休止的,只要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争论而不是解决问题,那么争论的双方总能找到很多理由来反驳对方。
但是在震旦大学外的一场已经进行很久的争论,因为一篇报道给中止了。
这篇报道来自《青年日报》官方。
报道的内容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文明吵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广告。
但是这个广告发出者,是那个写出《什么样的水源孕育什么样的生命》那篇文章的林彦。
此次的广告是上次文章的后续,文章的作者林彦有意要出售此文章的所有权,并根据其创作理念只做了一个广告标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此句广告语是针对饮用水品,欢迎全国各大水企就此进行业务洽谈。
《青年日报》公开打广告,如果在座的各位作家们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