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二十年后 (第2/2页)
嘶……
这个病这么恐怖的吗?
林帆赶紧往下看。
在视神经脊髓炎的下方,医学家已经总结出了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
排除基因变异和一些遗传因素。
其中对发病率影响最严重的一项就是病患的生活习惯。
比如病患长时间过度使用双眼。
而且眼睛缺乏光照。
眼周肌肉没有运动。
这些都是导致视神经脊髓炎的重要原因。
林帆接着往下看。
之后便是这个病的治愈方案。
未来,医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直接探测到神经元末端的仪器。
而且,对于脊髓炎,也有了特效药。
特效药的成分主要是一种叫做芬他汀的药物,其次就是广谱性的抗生素。
虽然,脊髓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病菌病毒的一种,所以广谱性的抗生素,肯定是要用的。
即便是在2021年,医生们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也已经开始使用抗生素。
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那种叫芬他汀的物质。
芬他汀?
林帆在实习系统里开始寻找这种物质成分。
但是,奇怪的是,芬他汀虽然被用在几乎所有的脊髓炎治疗中。
但是,其他地方却稀少有用到。
而且,林帆顺着芬他汀的使用时间开始查,发现这种药物是在2031年的时候,才开始申请临床试用,到2035年,被正式运用到视神经脊髓炎治疗。
短短两年,这种药物就成功救治百分之九十的患者。
到2038年,随着视神经脊髓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家也将他从罕见病中剔除。
不过,有了芬他汀,这个疾病也不再是患者们闻之色变的病种。
林帆点开芬他汀的具体资料。
2035年,是一家叫华景生物科技的公司,研发成功芬他汀的。
林帆又开始查找华景生物。
从系统实习空间看,华景生物只生产了芬他汀一种药物。
之前,关于它的资料,一片空白。
好在,还有法定代表人。
总不可能,这法人也是从石头缝里冒出来的吧!
法人叫向京,2035年登记的年龄是36岁。
那么……他现在应该就是22岁。
如果在上大学的话,应该还是大学学生。
华景生物的资料上面,没有向京的具体地址信息。
不过按照华景生物的注册地址,林帆推测,向京应该也是上京人。
怎么找到这个人呢?
抽身回到现实空间,林帆盯着桌面上那一摞五万元现金,陷入思索。
墙上的钟表滴滴答答响个不停。
隔壁房间里,传出东东均匀的呼吸声。
林帆将头靠到椅子上,轻轻嘘了口气。
明天找个时间,去华景生物登记的公司地址看看。
打定主意,林帆才有心思做其他的事。
整晚,林帆迷迷糊糊半睡半醒,即便睡着,梦里也都是一些焦躁,压抑的场景。
早上不到六点,他就睁开了眼睛。
索性睡不着,起来给东东和王阿姨准备好早餐,又给左一白带了一份。
自己没吃,林帆提着饭盒到了医院。
急诊科的培训差不多接近尾声了,林帆想着最近这两天给收个尾,所以先将饭盒放到办公室,之后便去急诊科会议室,准备资料。
没一会儿,陈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