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假意 (第2/2页)
她们几个一同进的后宫,荣婕妤死了,也只有吴昭容一心惦念着皇上。
明诗晚看向她,“我是对你说的。”
“我?”张晓冉一脸疑惑,“我……我自知卑微,不敢对皇上有任何想法,更没有想过要去和皇后娘娘争。”吴昭容虽然和她说过不少,但她都没有动心过,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明诗晚蹙着眉头,道:“你不能得圣宠,你的父亲一辈子怕也是只能止步于此了。你父亲把你送来参加选秀,为的是什么,你心里也应该很清楚吧。”
张晓冉不说话了,明诗晚说的一点都没错,只可惜她是不能帮到父亲了。
看着她眼里的愧疚和失落,明诗晚便继续说:“虽说如此,但皇后娘娘心善,你若是去求她,兴许皇后娘娘会答应你的请求。”
“求皇后娘娘?”张晓冉想了想,带着疑惑看着明诗晚问道:“求皇后娘娘什么?”
“你想要什么,便求什么。”
“我……”
明诗晚看她这般愚笨,胆小的模样,不禁有了几分怒意,“想见你的家人,或是提拔你的父亲,甚至是出宫,你都可以去说。”
张晓冉惊诧地抬头,原来她的想法都被明诗晚看出来了吗?
她摇了摇头,说:“我……皇后娘娘听了,会生气的。”
“话我和你说明白了,去不去是你自己的事情。”说完明诗晚就带着怒意甩了袖子走了。
张晓冉迟疑了一下,追了上去,“谢谢你,淑妃姐姐,我知道你是在为我好。”
明诗晚撇了她一眼,没再多说。
淑妃说的没错,她确实可以去求皇后娘娘,但求什么,她需要好好想一想。
刘紫玲这边也注意到了张晓冉,等她和明诗晚离开以后,就问了秀云关于张晓冉的事情。
“当时调查的结果是说张晓冉的底细一片清白吧?”
秀云颔首说:“张才人的父亲不在盛临为官,和朝中的大臣谁也没有来往。张义只是一个小官,为人清白廉洁。张才人在宫中也不得宠,也就没人去收买张义。”
“娘娘怎么会突然问起张才人的事情?”
刘紫玲喝了口茶,缓缓说道:“我看她和明诗晚的关系不错。”
“当初她们几个是一起进宫的,荣婕妤死了,吴昭容不屑和她们待在一起。剩下的明淑妃和张才人,两人确实是最好的。”秀云想想说,“张才人比较简单,没有明淑妃心思复杂。之前娘娘您失踪,张才人来凤栖宫见您,也是明淑妃让她来的。”
“娘娘的意思是……想用张才人看着明淑妃吗?”
刘紫玲看着秀云,说:“如果明诗晚有什么事情要做,而她不便动手,你说她会让谁帮忙呢?”
“张才人?”还是娘娘聪明,秀云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奴婢让人去看着张才人。”
“不必。”刘紫玲摇了摇头,“张才人和明诗晚的关系是不错,但张才人也不是个看不清楚的人,不会这么就去帮明诗晚做事的。”
“施之以恩,才能真正得到张才人的心。”
“娘娘是说明淑妃会帮张才人?”秀云不太明白了,“张才人在宫中行事小心,不会生事,明淑妃能帮她什么呢?”
具体的刘紫玲大概有些猜测,但也说不准,毕竟她没怎么和张晓冉接触过,不知道张晓冉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
秀云突然觉得她在皇后娘娘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莺儿从外面走了进来,鼓着张脸,不知道又是在生什么气。
她把点心放下,向刘紫玲告状道:“娘娘,吴昭容身边的紫竹又去了清心宫。”
“吴昭容让她去打探皇上的消息了?”自皇后娘娘接受皇上之后,莺儿就一心盯着吴昭容了,生怕吴昭容把皇上给抢走,秀云对此也是感到很无奈。
皇上也不是一次两次拒绝吴昭容了,吴昭容还真是怎么都不死心,安静了一阵,又开始了。
莺儿摇摇头说:“她是去见红蝶的。”
红蝶的事情,秀云莺儿知道一部分,也很清楚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她们有心护着皇后娘娘,而红蝶却不喜欢皇后娘娘,她们去清心宫,都会尽量避免和红蝶接触,就怕起了冲突,让皇后娘娘夹在中间为难。
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让红蝶这么不喜欢。
红蝶这几年也不是没在宫里,难道没看见皇后娘娘对皇上有多好,对皇上的真心吗?
莺儿为此还说了她的一个猜想,“她大概是嫉妒皇后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吧。按理说,她可能是觉得她才应该是皇上心中那个最重要的人。”
秀云对此,不敢完全苟同,却也觉得莺儿说得有几分可能。
“奴婢不敢靠近,没听到她们说的什么。”莺儿瘪下了嘴,眨眼又精神起来,“但奴婢敢保证,她们肯定是在计划让吴昭容见皇上。”
“娘娘,您这几天可要把皇上看好了。谁知道吴昭容又有什么计划呢!上次竟然把皇上带去了她宫里,陪着皇上喝酒。奴婢是看出来了,为了得到皇上,吴昭容是一点都不知道羞耻。”
秀云表示赞同,但这话也只有莺儿敢大胆地说出来。
刘紫玲看她着急紧张的样子,笑了起来,“我相信皇上。”
“我们也相信皇上啊,我们不相信的是吴昭容!”
看得出来莺儿对这些事情非常上心,刘紫玲便道:“那你就去替我好好看着,看她又想玩什么呢。”
“娘娘您放心吧,我会好好看着吴昭容的!”莺儿立即向刘紫玲保证。
“可是娘娘您这几日不是要筹备宴会吗?”秀云怕到时人手不够,燕儿不在了,凌瑶又走了。
冬月回去了紫宸宫。上次是给太后娘娘准备寿宴,所以皇后娘娘把人要来了。这次的宴会,肯定不能再让冬月来帮忙。
刘紫玲:“明淑妃不是会帮忙吗?这次的宴会也没有上次太后娘娘的寿辰隆重,有明淑妃帮忙就够了。”
“奴婢担心明淑妃会动手脚。这次来的毕竟都是大臣们的夫人和子女,出了什么事,肯定会怪罪到娘娘您身上的。”秀云不相信明诗晚这次又这么好心,会没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