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空间之娘子万福!
“怎么是你们?”于兰问道。
李师师和燕青相视了一眼。
他们两个本来觉得武松和于兰他们这一次回京有一些凶多吉少。
不过他们两人又不便回京,所以一直都在郊外住着。
实际上每天燕青都有进京城来打听消息。
果然不久之后就听到了人说宋军大败辽军的好消息。
其实这个时候两个人本来打算离开了。
因为他们两个的身份特殊,不能够一直都在附近附近晃悠。
不过李师师还是琢磨着去一趟相国寺。
正当他们准备去相国寺拜一拜的时候,结果就看到了武松离开了。
原来他去见了鲁智深。
有拜托鲁智深,如果他走了之后,于兰也要离开京城。
到时候让他一路护送一段时间。
鲁智深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到了这个时候,燕青和李师师才知道。原来武松是准备去增援宋军,护送军粮过去。
可是这个时候皇上居然让于兰西北养马。
这倒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当初扈三娘死了丈夫,都不便在军队多待。
皇上要觉得她是一个女流之辈,不应该随军,但也不应该让她直接去西北。
虽说于兰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而且武松亲自交代了鲁智深,让他沿途去保护于兰。
因为鲁智深实力倒是措措有余。
但是按道理来说,于兰这一次一样是奉命行事儿。
都有朝廷的护卫,如果没必要多此一举。除非就是他不信任这些人。
所以燕青和李师师说服了鲁智深,让他们两个过来护送。不过鲁智深他一向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还是来了。
再见到了李师师之后,于兰也见到了鲁智深的存在。
“好了,都上马车说话吧!”鲁智深催促道。
到了马车上,李师师确实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天底下哪里有那你们两个这样劳燕分飞的?你现在独自一个人跑到那边去照顾战马,这……”
在李师师看来就是有意在刁难。
“这马,只有我能养。我给皇上下了军令状了。”
朝廷上急缺战马。
而普通马料场,马料生产都是有限的。
他们原来养的那一匹马已经被送去了大辽和西北的种家军。
半下的只有母马和种马。
他们要培育出新的战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现如今大战在即。
唯有利用她的空间,才能够直接解决这件事。
虽然这件事的开始,是有些皇上的私心在里头。但能够去养战马,却是于兰心甘情愿的。至于皇上对她的那点心思,于兰也没打算和李师师提起。
而且她觉得赵桓并不是不理智,而且他对她的情感,也未必是爱情。只是因为她的特殊性吸引住了他。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会忍不住去美化。
真要得到了,她和那些后宫女人有什么区别。
于兰但愿去的时间久了,赵桓能理清自己的思绪,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
虽然于兰在这方面没有多说。
不过李师师还是安慰了她道:“一个人到那边的话我不放心。你说的照料马场,你看燕青和我能行吗?”
“怎么?”于兰有些讶异。
但心里面又明白了他们两个人的想法。
就是觉得她一个女人,做这件事儿会很辛苦。又担心底下的人并不会听从她的安排。
以前于兰也做过,之所以那么顺利是因为武松是统帅。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一个人照料马场,总会有一些人会说一些风言风语的。
所以李师师陪着她。
“你是觉得我不行吗?我也在跟着他学功夫呢。我现在可比原来厉害多了,再者说难道就只有梁红玉扈三娘,她们俩能够为国为民。我李师师就办不到了?虽然我不能够上阵杀敌,但是我也能跟着照料战马。也一样是做出贡献!”
李师师说这些,无非就是为了让于兰接受他们。
她心里头暖暖的,或许到了现在她才感觉她真正融入到了北宋的生活。有自己亲密的爱人,有一群至交好友,还有需要守护的国家。
过去她的归属感不强的时候,从来不觉得她是大宋子民,所以国破山河与她无关。
一心想着置身事外。
如今才明白,有国才有家。
她明白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但也喜欢这个时代的纯真。
“我知道你厉害,到时候让你每天的清理马棚,你看你还会不会你厉害?”
于兰一说,李师师倒准备动手掐她。
当然嘻嘻哈哈的,都只是在玩闹。
鲁智深把他们送到了河南,走了大半个月。
就要打道回去了。临走前却对于兰说了一句。
“公孙道长已经云游四海了,临走前他留了一个锦囊给你。”
道长便是入云龙公孙胜。
在水浒传是一个属于bug级的人物。
于兰上一次有问过他修仙的事儿,他答的模棱两可。
上一次对战的时候,公孙胜就没有参与。
后来听说他早就离开,回山修行去了。
吴用和宋江提起他,还有一些惋惜。
因为他的确是十分有本事的一个人。
不过每逢大战的时候总感觉他都没有出手。
好像是因为有什么顾虑一样。
于兰还有第一时间打开锦囊,反而问了鲁智深:“不知道大师这一次回去,还是去相国寺吗?”
“不,洒家要回五台山。”他如今的性格趋向于平和。
倒不是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那种酒肉和尚的感觉。
当然他看起来人高马大的。依旧是有些喝酒。
“大师喝酒吗?”于兰问他。
“酒已经不大喝了。”
他以前爱喝酒也管不住自己,不过后来参悟了禅境之后,已经不怎么喝了。
或许他现在又想起主持了。
于兰知道他与佛门有缘,并不强求他留下来。
只赠送了他一壶水。
“大师一路回去,路途遥远,就以水壶相赠,这水您一定要喝啊!”
她记得他回五台山之后不久就圆寂了。
其实梁山那么多人当中,施恩是敬佩武松,才与他结交,武松也是因为为难之时,施恩伸出了援助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