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下棋 (第2/2页)
“果然。”红铃俯下身在从椅子上捡起一物,柳若儿看去竟然是一角绯色的玉佩。
看到柳若儿吃惊的目光,红铃便开口解释道:“刚刚那个姑娘,手上戴着一个不该戴的东西了。”
“是玉?”柳若儿问道,“该不会也是那些商人的……”
红铃点头,把玉佩交给了柳若儿。后者便看着手中的一角残玉自言自语道,“莫非是那个人收买了这家茶楼的店家?可是,他又怎么知道我们要来这里呢?而且……我们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大人物。”
她这样想又忽然有点担心起狐青流来了,要是真有什么人要来找,估计也是找他的。
“码头来船了。”红铃望着外头,只见海天一线处,几点黑色的影子正在缓缓靠近……
码头再次热闹起来已经是到了黄昏时分,海外的船又来了好几艘,这一次红铃她们也算是如愿以偿地看到了那些长得奇怪的人了。
别说发色什么,就是衣着也是千奇百怪。
红铃凑近去看,柳若儿有些害怕可是坳不过她只好紧紧抓着她的手上前。
走着只听身边的人在议论,“这些“海人”(因为是从海外来的,又不知道叫什么,所以码头上的百姓就姑且给他们取了个绰号。)这几日越来越多了,该不会是要来咱们这儿定居吧?”
“该不会吧,我看他们也有到临近地方的。”
“话说,“海人”拜过天子没有?他们的头头总该记得上供的。”
“不知道,估计还不懂吧?我看那天他们有人竟然还公然在大街上……真是有伤风化!”
他们说着用哄笑走了,红铃听不大懂回头看柳若儿,就见柳若儿皱着眉头道:“莫非这些人真的同他们说的那般不堪?红铃,我们还是不要去看好了。”
不堪吗?红铃脑海里不自觉闪过了那个女孩说的那个白衣人,不知为何她觉得如果是那个人的话大概不会。
“若儿姐,你可以先……”回去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口,一个衣着怪异的男子就朝她们走来。
柳若儿有些警惕,拉着红铃退了一步。那男子便停在了她们跟前,抬起一只手放在胸膛,然后朝她们弯腰鞠了一躬。“船主有请。”
面前的人虽然行礼的方式很奇怪,但还算懂得礼仪。柳若儿眼里的警惕就少了一些,但还是望着对面开口婉拒道:“时候已晚,妾身还得回去侍奉夫家,实在为难,还望足下替我谢过船主好意。”
那人闻言却没有动,仍旧站在她们对面。红铃见状却欣然点头,松开柳若儿的手跟着那人上去。
这下就算柳若儿有万般不情愿也不得不跟着红铃上去了。这一路真是又惊又怕,她从未上过船,没想到就算近岸还是这般颠簸,脚底下踩着的木板摇晃着让她心慌。
红铃看她难受,便伸手扶着她走。
走到船的最里头,那人便转身离开了。红铃不说什么,推开门进去,就见屋内灯火明亮,一个穿着白衣的男子正坐在踏上面前摆着一盘棋。
“是你!”柳若儿一下看到他身旁的女孩了,一身粉色衣裙不正是刚刚那个上茶的姑娘么?!
那姑娘也注意到她们了,笑着朝二人行礼道:“用这样的方式请二位来真是不好意思。”
红铃没有理会她们,只一心看着那白衣男子。
满头的银色垂在脸颊两侧,昏黄的烛光在他白湛的脸旁微微发着晕。他手搭在矮桌上,修长的手指捏着一枚棋子正一本正经地看着跟前的残局,有些不知所措。
红铃之前陪过狐墨玄下棋,对这些还算了解。
她便上前看去,就见:红方山顶帅,在最底部。九线虽有一车,却一看便知是守丧车,动不得。其余一车一兵皆在河界。而黑方连将七子,二卒于红方九宫之内,帅上线两侧,是咽喉兵,任意一进必困毙。
难怪这人会这么为难,原来是这样的残局。
柳若儿也上来看,她不懂棋颇为疑惑。
“这第一步便这般为难不成?”柳若儿看桌上的人冥思苦想,眉头都拧起了忍不住道。她伸手一点那河界的红车,道:“这车若移至二卒之间……”
“不可,必成无根子。”下棋的男子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她们,只是随口一答继续蹙眉。
红铃看他这般认真忍不住笑了,而柳若儿有些窘迫又不可打搅他人下棋只看着红铃。
“若儿姐不必担心,我来。”红铃伸手拍了拍她的手,随后上前。
男子原本还在思索,就见一只小手闯入视线,他不由得一愣。继而就见红车被移到二卒之上,一步二卒困帅之势即破!
他大惊,伸手移黑卒过界。红铃便移红兵。他又移卒,红铃便兵平一为二。黑象五退七,红铃继续平兵。
那人见罢,便移卒进,又平。他有些不安,也便平卒想进九宫。这时红铃移车四退二,他见状颇为欢喜便进卒五为一。
红铃一笑,继续进兵,他亦如此。哪料她忽的将车从四退为二,逼得他象退一为三。又平兵,他又进象。
最后兵五平六,他只得退下。这时黑方两象在底,九宫中心一士底下一将而已。而红方却有肋车于六线,其帅于车下,只待红车沉底,黑将过即照将杀之!
困毙!
那人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从踏上起身这才发现房内已多了二名女子。又细细看为他指点的女孩,竟不过十来岁更觉吃惊。
忙躬身行礼道:“高人。”
红铃扬手,也回了一礼:“高人不敢当,这是龙门三跃,我曾经有幸见过残编棋谱罢了。”
他却还念念不忘,可惜此时日落西山,柳若儿看着心中焦急坚持要走。红铃便依她,跟男子约定明日清晨在来议论。
他便点头,将二人送至码头。临别时,又问过红铃的姓名,红铃知道柳若儿担忧便随便编了一个,叫“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