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喜爱猫片的少年 (第2/2页)
拜何天巳精挑细选的高档立体声音响所赐,一片喧嚣嘈杂的鸟叫声顿时充斥了整个客厅!
随着手机镜头继续向前推进,他们很快就看清楚了前方的真相。
那是成百上千只的灰色鸟类,趴在黑色的大网上,一个个全都张大了嘴,不停地叽喳鸣叫。
“这是……非法的捕鸟网?”
何天巳曾听说别的村子里发现过类似的玩意儿。不法的商贩或是缺乏常识的农人,在田间拉起细密如同发丝的半透明尼龙大网,故意诱使鸟类撞到网上。那些细密的尼龙网眼就会缠住鸟的脖颈、翅膀或者鸟爪。无法挣脱的鸟类,要不就是负伤待擒,要不就活生生地饿死在捕鸟网上。
但是明若星却摇头否定了他的判断。
“不是。这是机场为了驱鸟专用的防鸟网。这种网选用的绳索非常粗大醒目,鸟类远远地看见就会躲避。即便偶尔撞上,也不会有缠住的风险。所以这些鸟停在防鸟网上,的确非常反常。”
说着,他又切换回到了邮件的正文界面。
何天巳立刻一目十行,很快就对事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视频的拍摄地点不是一般的公园,而是S市国际机场内的一处绿化隔离带。这种区域一般修建在机场跑道的外侧,起到隔离外界与机场飞行区域的作用。
作为国内著名的老牌国际空港,S市机场拥有绝对丰富的驱鸟作业经验。机场的驱鸟队每天两次鸣枪,并辅助以化学气味、模拟猛禽声音等多种手段驱鸟,一直以来的效果都很好。
可是从两天前开始,机场的西侧区域开始出现大量越界的鸟类。驱鸟队一路驱赶调查,最终在绿化隔离带旁的驱鸟网上拍摄到了短视频里那惊人的一幕。
发现问题之后,机场内部第一时间展开了研究。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机场附近没有适宜鸟类栖息的湿地或者森林环境。而时间上也不符合任何候鸟的迁徙规律。最大的可能性,是有愚昧的宗教狂热者在机场附近举行放生仪式——这恰恰也能够说明,为什么驱鸟网上的鸟类几乎全都是同一个品种。
基于这样的判定,处理办法也很快就出炉了。
驱鸟队找来了一批大铁笼,将网上的鸟一只一只全都抓下来,受了伤的送去野生动物救助站,没问题的就批量运输到西郊的湿地里面去放生。
怎么做虽然有点吃力,但无疑是最环保最有爱心的选择了。
于是,驱鸟队以及其他协助者一直忙活到当天深夜,才彻底清理了网子上全部的鸟。
大家原本以为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可谁知道今天一大清早值班的人再过去一看,被抓走的鸟竟然又全都回来了!
很显然,这就不是什么放生的问题了。
事情一级一级地呈报到了机场高层那里。普通人类当是一头雾水,倒有一位亚人高层恰好与吴峰是旧友(上一次出国救人,私人航班的放飞与降落正是受到这位高层的关照,才有了诸多的方便)。他早就从吴峰这里听说过明若星与何天巳的“事迹”,就让手下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上门来。
“怎么样,接不接?”明若星征求何天巳的看法。
“好像还挺有趣的。”何天巳的思维已经发散起来,“该不会是机场里有亚人正在发情吧?就像你上次不也吸引了一大堆的猫儿来吗?”
“能不能就事论事?我就问你这案子接不接!”
“钱多不多?”
“还不错,而且据说还会给一些机场里的特殊待遇。”
“那就接呗,反正再怎么样也不会比出国救人更夸张了,是不是?”
“……能别乌鸦嘴吗?”
虽然这样吐槽了何天巳一句,但是说实话明若星也觉得这个任务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于是他很快就回复了邮件,表示愿意进一步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有趣的是,那位来自机场的委托者好像一直都在等待着他的答复。没过几分钟就又发来了确认函,迅速地敲定了双方见面的时间与地点。
第二天下午五点,S市机场三号航站楼外的停车场。
刚刚重新拿到驾驶执照的何天巳,将车辆稳稳地泊进了长期停车位,然后立刻转头去问副驾驶座上的明若星。
“怎么样?哥的技术还不错吧?”
“还不错,闭上眼睛感觉就好像坐着拖拉机在田野里奔驰。”
明若星还是一点口舌便宜都不让他占,“快走吧,人已经在外头等着了。”
两个人这才出了停车场,走斑马线到了马路对面。大老远地就看见一个身着灰色西装、戴着黑框眼镜,顶多二十出头年纪的年轻男子,站在约定好的花坛边上,一脸紧张地左右张望着。
“这就是那个发猫片儿过来的孩子啊……”何天巳啧啧了两声,“可真够年轻的。”
事实证明,记着猫片儿这件事的,远不止何天巳一个人——双方见了面,还没开口说话,年轻人就开始脸红,连带着明若星和何天巳居然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年轻人姓孙名金,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目前还只是一名行政方面的小小助理。不过由于是亚人,得到了同为亚人的老总的特别提拔,也因此全程负责这次秘密调查的协同工作。
该交代的事情都在邮件里交代了,实地调查最重要的环节当然是走访现场。但由于机场的实际情况特殊,并且还要在一帮子普通人的眼皮底下展开有关于亚人的调查,所以孙金转达了老总的意思——建议将调查安排在后半夜,也就是航后时段进行。
天大地大委托人最大,明若星和何天巳点点头表示没有异议,便拖着行李跟随孙金往下榻的酒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