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雨季行(一) (第2/2页)
云绣心有犹豫,但还是问出了口:“冯老师,您……特别不喜欢普洱吗?”她想,云南有许多好喝的普洱,可惜冯华通不喜,否则,她可以请冯华通尝试到各种口味的普洱茶。
冯华通脸色稍变,她的目光在云绣身上定了几秒,将埋藏于心中的秘密说了出来:“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很喜欢喝普洱,也常给我带。后来她过世了,我怕睹物思人,就不想喝了。”
云绣竟想不到冯华通曾有这样一段伤心往事,便不再问下去,以免令冯华通更为伤心。
待走出办公室,云绣忽而想起,母亲说的那位好友白树,母亲也曾给那位好友寄过普洱。
冯老师和白树……
云绣很快否定了这个可能。
她记得冯华通的笔名是“昙华”,不是白树。
*
这是云绣第三次入怒江了,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熟悉倒是更熟悉了,陌生环境与陌生文化的冲击感少了许多,可心理负担仍旧不小,毕竟,每一次田野调查都不是儿戏,要有计划,要有思路,有时甚至要处于高强度的思考与访谈状态中。
入兰坪倒是顺利,云绣算是幸运,未遇上雨季自然灾害阻路。可在田野调查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或许是因为这一次没有老师带入,或许是因为云绣已来了几次,当地人被问得烦了……原因是多样的,结果却只有一样,那便是这一周的田野效果并不理想。
兰坪的基层工作人员倒是看在冯华通与高瑜的面子上,给云绣几分薄面,还算理解云绣,云绣需要资料,他们便给,需要与他们一道下乡,他们就带上她,也会在闲时与云绣聊天,交流申遗工作的种种。
可乡亲们就管不上什么薄面了,他们本就搞不明白民族学是什么,也不懂云绣这样问来问去、看来看去的是什么个意思,更觉得申遗什么的离他们很远。
可云绣必然不能避开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