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丧尸围城实践喜欢撞门?撞个痛快 (第2/2页)
就在这一刹,丧尸的嘶吼和爆头声同时门炸开!
“心诀!”
郑晚晴毫不犹豫就要按下门把手,张游拉住:“先确认一下。”
“不用确认了。”
郭果后方倏地出声,手机屏幕竖在她掌心:“诀神打电话过来了。”
接通后,扬声器另一端果然出现与门如出一辙的嘈杂环境。
唐心诀声音听起来并不吃力:“不用开门,门头不多,我一会儿就去。”
话音未落,又是一血『液』喷溅声,有什么东西撞到了听筒上,信号变得不甚清晰。只能隐约听到唐心诀的声音:
“手机血了……算了,回去再弄。”
比起坚持不懈的撞门浪『潮』,这次门暴动停歇得很快。几分钟后,正常的敲门声就铁门上响起:
“是我。”
是唐心诀的声音。
*
“我觉得你需要解释一下。”
张游平静地看着唐心诀。
如果忽略她一分钟内扶了三次镜框的话。
唐心诀也平静:“先把铁锹放下,一切好说。”
“……”
安静的寝室内,只有于薇独自缩在角落不敢出声。
上,她刚看到唐心诀门模样时也吓了一大跳,如果不是606其他三还能认出来,她差点以为来的是个丧尸——
唐心诀浑身上下浸满了血,腰间的铁锹和匕首也早已变形,只剩下一个血呼啦,看起来像马桶搋子的东西握在手里,橡胶头上还沾满了碎肉。
简直比鬼还吓!
“出了点意,我不能走阳台,只能走廊抄回来了。”
唐心诀沾湿了纸巾擦拭血迹,然后发现根本擦不完,只好无奈地举水瓶往头上浇。
换掉衣服和污血后,看见对方身上并无伤口,张游脸『色』才稍缓:
“我没听到你去的寝室有丧尸动静,是撞门声挡住了吗?”
寝室正门回来,意味着必须直面走廊里的丧尸。唐心诀不是郑晚晴的暴躁『性』格,除非情况的棘手,否则不会贸然改变计划。
唐心诀摇摇头:
“这次不是丧尸,是。”
在12点来临前,她简短概述了这两个小时里发生的。
一条走廊有24间寝室,单侧阳台最多能走12间,经过下午扫『荡』,还有7间未涉足。她原本计划就是在这里面寻找副本信息。
在走廊尽头的最后一间,信息与意同时出现了。
唐心诀怀里取出一团纸,血污还没洇开,仍能看到上面模糊的字眼。
[091号验]
[流程……变异病毒]
[验周期:5至7天]
[调率875……趋近度0.718……匹配失败]
[开启回收]
[回收时间:9月20日]
郭果:“9月20日,不就是今天!”
但她把这些字反复看了好几遍,仍旧只能读懂一半。
验能理解,验回收是什么东西?
验周期能理解,调率和趋近度又是什么东西?
用毕生所学理解未遂,郭果只得出一个直观结论:“这个信息是不是很重要?”
唐心诀:“对。”
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刚拿到这张纸的瞬间,就受到了攻击。
一开始是几个埋伏装置,再后来是房内突然涌出的不明气体,等她重新回到阳台,整座阳台却骤然坍塌,以及无比强烈的危险感。
危险感告诉她,只要打开阳台窗,就会解锁更棘手的东西。
相比之下,走廊丧尸堆里穿过反成了更安全的选择。
“幸好丧尸数量不多。”唐心诀也不夸大其词:“如果规模达到几十个,我看到的第一时间就会喊你救命。”
张游下意识想起某个flag:“葫芦娃救爷爷?”
郭果:“……”
聚众撞门暂时解决了,寝室氛围却并没轻松多少。
因为零点即将到来。
即便只剩下最后几十分钟,606也没闲着。唐心诀与张游几简单商量了下,现场找到几块尖锐铁器或木材,开始立刻赶工。
郑晚晴的右手此时就派上了大用场,用手砍的效果堪比锯刀,没过多久,一根根巨大尖刺就出现在地面上。
于薇默默远离这位大的钢铁肢,想帮忙又无下手,只能悄悄揪郭果袖子:“那个,你现在在干啥?”
郭果举起一根刺,兴奋:“做防御工!”
唐心诀纠正:“不,是搞点装饰品。”
很快,于薇见到了“装饰品”的容:
这些尖刺几条铁链牢牢挂在寝室门,一根根寒芒四『射』,正对面!
手动补充完装饰,升级版的荆棘铁门伴随零点的钟声重重关上。
不是喜欢撞门?那就撞个痛快吧。
……
五不知12点之后,丧尸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她只知又迎来了一次撞门浪『潮』。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动静刺耳的咚咣声变成了切西瓜般的扑哧声。
后面估计是门上『插』满了,前尸挡着后尸,到后半夜时,一切声音再次逐渐归于平静。几竟也安稳睡到了天亮。
这一夜,副本其他学生睡得怎么样尚未可知,但当学生会电台再次响起,她知学生会肯定没睡好。
——尤其在接通唐心诀电话的时候,那股浓郁的绝望与疲惫几乎要冲出收音机。
郭果:“我周一早上爬起来去习的时候,好像没他看起来这么想死。”
这次莉莉足足沉默了一分钟,似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才郑重开口:
“各位亲爱的同学,很抱歉,我不得不『插』播一条最新通知。由于学生会内部突然遭遇重大创伤,无力承担电台答业务,此项目伴随来电通将暂时关闭。”
“哦?”唐心诀颇感兴趣:“哪里有重大创伤?”
电话那端没有立即回答。一阵疑似斗殴的拳脚相加声若隐若现,过了几秒,另一位主持小明凄惨的叫声响彻电台,旋即就是重倒地和拖的声音。
莉莉的声音重新回来,略带喘息但语气轻快,自信满满地说:“现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