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熙贵妃起居注 > 第一百九十五章清淡

第一百九十五章清淡 (第2/2页)

当时因为静妃生前并没有在湛哥儿被掳的事情上指控过还是何贵人的郑宁宁,而被废黜婕妤位份羁押永巷的吴馨也没有,在没有实证又没有人证的情况下,沈汀年也就没有再追究她,皇后自然也就小惩大诫的罚了她几个月的月俸。

但是郑宁宁不甘心啊,忍耐等待了许久,才从种树人老郭那里寻到了机会给皇上下药。

她这个人伪装的太好,能一直不露本性,而老郭是个憨实种树人,一开始就因为她推举自己进宫种树而对她心怀感恩,哪里会防备她利用自己来算计皇上。

刚好那段日子皇上因为身体的顾虑冷着沈汀年,一天两天也就罢了,忍了几个月别提多烦躁了。

他一烦躁就跑去御花园种树,在种树的间隙喝了口茶水就中了招,真的是比走夜路踩狗屎了还糟心。

最后自然是郑宁宁献媚不成反被打进冷宫,关到现在。

沈汀年为这事当时大半个月没给濮阳绪好脸色,莫名其妙的好几个月不碰她本就不高兴着,又被药肖发作的他磋磨的下不了广木……两个人都不愿意提这事,委实搓火又不体面。

“那你要怎么

处置郑宁宁都随你好不好?别气了,多不值当,我的年年可是金贵的很。”

濮阳绪把她搂在怀里好生哄着,没一会儿果然就消了气,还端起来参汤喂他喝。

一场祸国殃民的案子落下帷幕,也警醒了后来人,等下一辈的人主掌皇权就不会再采选民女又是后话了。

郑宁宁进宫单凭郑汪海一人势力怕是不能成事,背后也少不了京城朝堂之人的掺和,能有机会不叫沈家独大,他们又怎么坐视不管,沈汀年没有追究幕后人,但是濮阳绪却将参与此事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沈汀年没再管这事,倒是为另一件事费了些心思,刚入冬的时候就有消息说凤来书院沈院长的夫人——沈夫人病重,等她回到宫,再接到消息,沈夫人已经病逝,而沈院长给她递了话,说不管沈家的事情了,要专心在教学上。

所以她回来后抽空见了一面沈河,一番交谈权衡利弊,最后议定沈家新任家主是太医院卖药所提举沈余。

沈余的身份特殊,可也是扎扎实实的沈家人。

在隆泰四年离开沈汀年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沈家家主,而到了建元四年,他做到了,但是当初想要保护的人成了给他家主之位的人。

老天爷惯会开玩笑不是吗?

同年,琮王回京,因他在郑汪海叛国祸乱大周西北境的事情上又立大功,皇上御旨召回,另封镇国将军白飞冉镇守北境北峰城。

此事之后,白飞冉以一己之力将他背后的白家带上了上流世家圈层,成为新的勋贵家族。

盘踞西北境十多年的郑氏势力崩塌,而北境之地又崛起了白氏。

可谓是,有衰亡就有兴盛。

而琮王回京之后却没有再掌军权,以久征沙场一身伤病为由推辞了圣上晋封赏赐,只领了一个兵部闲职,然后开始致力于

在大周广开书院,复兴沈学。

虽然他一直是沈学的推创者,但是之前不曾这样大力度的改学制推新学……尤其是他设立的十岁以下的幼童上学免缴学费杂费的举措,更是掀起来大风浪,撼动大周教学体制的根基,可是有沈家为后盾又有圣上默许,多艰难的路也被他开拓出来了新篇章,名载史册。

琮王的一生在野史里寥寥无几的记载,只因他身上没有什么噱头可供世人鉴赏,但是正史上却有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也莫过于“庆历兴学”,还有建元年辅佐新帝登位,以及有他在京城,哪怕后来暗地里有些圣上龙体欠安的流言蜚语,也无人敢造反。

这样的人岁月却对他没有特别宽容,庆历四年,琮王病逝于京城琮王府,年仅四十岁,元禧帝闻讯于早朝之上晕厥,百官哗然,世人惋惜,万人哀哭于道……

元禧帝这一病倒,就再没有去过垂拱殿,而是下旨太子监国,丞相佐政,只是太子年幼虽聪慧异禀,诸多之事实为其生母贵妃处置,却不为人知。

元禧帝的一生三十岁是一道分水岭。

三十岁之前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三十岁之后无所事事无所成就。

比起祖父仁武帝,马背上创立大功绩,比起父亲康安帝好色恩宠过无数佳丽刷新新纪录,比起皇叔为大周国教学做出杰出贡献……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清淡。

庆历五年,江南大旱,泰山地崩,元禧帝下罪己诏,退位让贤,传位琼光太子,同年冬末,太子登基,至此,大周进入嘉延帝的时代,新年元号:嘉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建元几年,庆历几年,始安几年,还有之前隆泰几年的规律,文中我都是最多五年一改元,最少三年。下一卷写太上皇时期了。

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登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