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回京 (第2/2页)
别看现在大周确实接连打胜仗四五年了,北汉、蜀国、南唐、南平、武平都打了一遍,可其实南方还有蜀国、吴越、南唐、南汉、大理,北方还有北汉、契丹、静难军、党项、强大无比的辽国。
河西走廊上和西域还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六谷蕃、回鹘各支、归义军等等。
其实大周要走的路还很长长到看不见希望.........
他看得其实很远,至少后世中国所有领土都在他的目光之中。
这么一想,突然就有些悲凉了。
“李相公啊,我这辈子的志向说不定永远都没法子达成了。”史从云道。
李谷看他一眼道:“那大帅的志向可真大。”
史从云咧嘴一笑,没和他争辩,默默看着远处河中往来的热闹船只,他不是开玩笑,他心里逐渐清晰的路实在太艰巨。
秦朝一统天下,结束数百年战国,是数代国君和百姓的努力和继承。
汉朝奠定了往后两千年中国的主体版图框架和文化,可她一开始其实就和战国末期秦国差不多大小。函谷关以东的土地都是被异性诸侯王把持。
是经过数代人,百余年的不断努力,无数血汗付出,最终奠定往后人们熟知的中国版图核心板块,决定了中国文化压倒周边所有文化成为统治文化,并在之后岁月里经久不衰。
很多盖世之功,并不是几个月,几年或者十几年就可成的,往往需要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继承,而且充满风险和意外。
所以儒家的天命观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往后的事听天由命吧。
因为生命有限,很多事没法把握。
史从云第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努力活完短短一生,然后把成果交给后人继承,这大概是他当下最能慰藉自己的。
不然想着天下那些数不清的割据势力,他甚至都看不到一条出路。
他现在也希望李谷说错了,接连的胜利没有让官家产生骄傲自满的心,那样很多事才能继续下去。
第二天史从云就告别了官家,率军往北返回大梁城。
随着大军行进,距离大梁越来越近,将士们也士气高昂,又是一次凯旋,这是第几次?
多数将士早已经记不清,他们只记得跟这大帅史从云打仗至今就没输过,每次都盆满钵满,人人都想着回去抱老婆了,行军自然快。
史从云则在和周行逢开玩笑,“你要是觉得丢脸,等到时把脸捂上,不要脸了也可以。”
周行逢的脸更黑了。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出征,将士们对程序早轻车熟路,回来之后大体要做些什么也完全明白了,指挥调度起来方便很多。
.......
又一次,史从云来到陈桥驿。
抬头看着驿站牌匾上的大字,一时间嘘唏不已,陈桥驿陈桥驿,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大名鼎鼎了。
没想到来了之后,每次出兵和班师还都要路过这里。
朝中的礼部官员和翰林院学士已经来和他交接了,其中还有了老熟人卢多逊。
翰林院的官员就是卢多逊带头的,一见他就热情无比,上前拱手道:“大帅功高盖世,我等奉官家之命前来迎接大帅,交接一些事宜。”
说完拱手,史从云回礼,哈哈笑道:“卢学士见外了,这次大胜也有你的功劳,若非卢学士出使荆楚为我们画好图经,这次大军也不会进展这么顺利。
这件功劳某已经在给官家的奏疏里写明白了。”
卢多逊愣了一下,很快脸上笑意再也忍不住:“大帅,我哪里敢当。”身边的同僚也向他投去羡慕目光。
“敢当敢当,哪里不敢。”史从云说着道:“诸位进来吧,有事慢慢说。”
.......
结果到了陈桥驿的大厅里,众人落座,许多士兵把守外围,之后才开始说事情。
礼部和翰林院的官员这次一一开口,说起事情来,不出所料的是说的是献俘仪式的事情。
史从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也只能答应,这是官家的意思。
当晚,礼部的官员交给他礼仪,翰林院的官员把明天要说的词写出来交给他,让他连夜背诵,第二天要按上面所说的来。
史从云一一记下,心里也明白事情无法逆转了,只能都答应下来。
史从云还知道卢多逊是司仪官,又想到周行逢那张黑脸,于是最终众人告退时拉住卢多逊道:“卢学士,有件事想拜托你。”
卢多逊回头,没立即说答应,看来也是个老油条了,“大帅说说看。”
“也是不大事,明天烦请你念词时念快些,不要太耽搁时间。”
卢多逊点点头,“举手之劳,大帅尽管吩咐就是。”
.......
第二天早上,太阳初升时,史从云换上华丽的仪式铠甲,骑着披五色马甲的华丽战马,身后是众多手持仪式用画戟的士兵,在之后就是南平王高保融,武平节度使周行逢,以及众多南平武平官员。
之后官家的轿子落在北门外,周围又数不清的百姓在围观,可谓一时盛况。
说是献俘,其实就是史从云带着众人去官家面前跪拜,随后一一报出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围观人群接连爆发出惊呼声。
官家很满意这种效果,随即让卢多逊出来宣读诏书,将此次献俘比作唐朝高宗皇帝时的壮举,把史从云比作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苏定方,搞得史从云老脸通红。
好在普通百姓也不知道苏烈是谁。
之后官家展示宽宏大度,当场赦免周行逢等人,还各自给了官职。
随即官家挥手,宦官上前掏诏书大声宣读,加封史从云为义成军节度使,守太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