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秦王的荥阳战略 (第2/2页)
了解城中人口、军兵、粮草以及城池守备情况。
杨熊等一一作答。
秦王嬴高对杨熊等人,嘉慰了一番,无非是勤勉辛苦之类。
随后,命杨熊等引路,带领众将,前往荥阳城上视察。
沿着四城转了一圈,回到府衙,秦王嬴高令王贲升帐,布置城防事宜。
随着三通军鼓声过后,众将齐聚帐下。
点将已毕,王贲开始布置荥阳一线的防务。
先令杨熊立即组织守军,在城外三十里范围内,实施坚壁清野,能撤走的全部撤走,不能撤走的一律焚毁,不留任何可被敌利用之物。
又令将军蒙原,派出警戒部队,在二十里范围内设置警戒圈,每隔五里间隔设置警戒哨,保持警戒哨与荥阳城之间的联络。
遇到敌情,白天举烟,晚上燃火,随即快马急报军中。
再令杨熊派出治安部队,在四城的各要道设置关卡,盘查来往人员,凡是没有“验”、“传”、“符”等通行凭证的,一律扣留,严加审问。
同时,劳请郎中令盖聂大人,在城内各处,设置反间谍机动小组,对可疑人员和线索进行彻查。
命李巴将军带领新军,在城东十里安下营寨,进行前置防守。
命杨熊带一部军,沿黄河岸边修筑一条甬道,连接荥阳和敖仓,方便转运粮草。
又命蒙原担任城防主将,接替城防事务。
在具体防务措施上,蒙原建议,在护城河上设置转关桥,一旦敌军上桥,翻转机关使其落水。河里遍布两尺长竹刺,防止敌军偷渡护城河。
护城壕后附设两道夯土的矮墙,即“冯垣”,敌军抵达城下时,将部分弓弩手,配置在城外矮墙下,配合城上守军,形成立体箭弩网,无死角杀伤敌军。
在矮墙后,再设置“阻马带”,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距离城墙三米内,同样布置高出地面两尺的竹刺,阻碍敌军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
以上建议,得到王贲的首肯,立即安排实施。
由于抵抗过吴广十万大军的围城,荥阳城池的城墙高达十五米,墙顶宽七米。因此,城墙下易形成防守死角和夹角,“冯垣”和“阻马带”的设置,加上沿墙两侧,每隔十丈就有一个突出外侧城墙的观察楼,城墙女墙之前还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可以有效解决近距离防守问题。
随后,王贲又布置众将,按要求在城墙上布置士卒和城防物资。
要求每个垛口和涉及口后面配备两个弓弩手,另备两只劲弩。每二十步由炮兵设炮石车一架,石弹准备充足。
每十步设锅灶、水桶及沙土,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三十捆。每三步存放弩、箭、矛、叉铲、标枪,以及石块和滚木等。
又制订了城上与后勤的联络旗语,分别规定了人员或武器需要支援、大队人马支援、运送远射兵器、补充格斗兵器、补充各种物资等的信号,安排后勤支援演练。
随后,王贲严令各城,在城墙内每隔十步埋设水缸,以防敌人挖洞进入。护城河内要遍设机关,时刻防止敌人偷袭夜袭,同时又能方便秦军从护城河内潜出,袭击敌军等。
秦王见王贲布置严密,措施得当,频频颔首。
众将领命,连夜布置,加紧备战。
这边厢的荥阳,加紧深挖壕沟,广修战备,三十里范围内,树木尽拔,屋瓦皆飞,人畜一扫而空。
这是秦王赢高的第一场城市保卫战,也是他与刘邦之间的首次交锋,所以,从一开始就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一时间,荥阳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大战前的气氛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