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榆树村 (第2/2页)
心事沉沉的众人,心里面其实已经有些底了。林暖暖跟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就是一普通庄稼人,能懂个啥啊?
十几个臭皮匠,聚在田里老半天,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还越讲越离谱,直接朝着卖身为奴、吃了上顿没下顿去了。
要是想知道能不能成事,还真就只能听林暖暖安排设计。
“但是,要别人到我家住!”想到这个,有些村民心里面还是不太高兴,毕竟是外村人,要是强盗啊、流氓啊,那不是要完了。
他身边的大兄弟拦住了他:“咱们盲目地干事,也不顶用啊。要是真的不能办养殖场,咱们真的办了。林丫头家有钱,青砖瓦房,经得起造。你家能?”
“去你的,说的你家能一样。”被他指到男人不服,骂了一两句。
最终,所有人不得不妥协。
纺织厂织布肯定有人要,但是养殖场的鸭子不一样,竞争激烈啊,得要安排规划。
总不能家里就指着几个婆娘吃饭吧?
最终,在村民们主动要求下,林暖暖可以在村里开造纸厂,但是优先招村里人。外村人也可以住进来,但是得守规矩。
“真的都自己想通了啊。”林暖暖是没想到,这些村民们居然比白鹿书院的老师开窍还快。
一个上午的功夫,已经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敲定了,就等着林暖暖点头了。
林暖暖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她时间紧的很,所以跟众人说清楚之后。
也把纺织厂与养殖场的事情说开了。纺织厂要扩建,女工们还是照常干活。
而养殖场则是要去隔壁榆树村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暖暖,我带你去呗。”王寡妇热情地拉着林暖暖,说什么也要带着林暖暖一起去。
她心里算盘可响亮着呢,林暖暖跟着自己进了榆树村,必定要先认识自己家的兄弟。
如此一来,自己家那两兄弟,必定能够被招上工。到时候,这田不种也罢,就凭着厂子里的钱,他们也定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人引路,林暖暖自然不会拒绝。
只是,她如果知道王寡妇的想法,心里恐怕要笑了。
造纸厂的规模,是另外两场不可同日而语的。只有人手不够的,哪里会有嫌人手多的。
沧州境内,大一点的村子,也就百十来人。正常村子,六七十人,已经顶天了。
林暖暖要的人口,恐怕不是一两个村子能够满足的。不过因为怕吓到众人,她从未透露过造纸厂的规模。
乔松柏、林暖暖,跟着王寡妇,坐着牛车,朝榆树村驶去。
坐在车上的王寡妇,原本是打算推销自己家兄弟的。但是看到乔松柏在车上,又有些不好意思,担心他误会了,以为自己是想给林暖暖相亲。
所以,这扯了半天,王寡妇还是没有介绍自己家的兄弟。
反倒是,那株大榆树越来越近了。
“我们快到了!”赶着牛车的王寡妇,看到那株大榆树,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了。
须知道农村里面,牛可是重要财产。
她现在驾着牛车回娘家,这可不是倍有面吗?
林暖暖远远地看着榆树村,心情不太美好。
林家村,是她在这个世界,见过的第一个村子。长桥村虽然是第二个,但是它是折冲府手下的,有些不一样。
所以,实际上来说,榆树村,才是她真正意义上见过的,第二个村子。
“都一样啊。”
看着破败不堪的村庄,林暖暖心生感慨。
原来,所有的村子,都一个样子。
现在的榆树村,与她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林家村,没有什么两样。到处都是破败的稻草屋,村民们都是死气沉沉的。孩子们,也都没有什么精神。纵然不像林暖暖当时那样,几近饿死,但是他们的神色,充分解释了面黄肌瘦这个成语。
不对!
榆树村实际上更惨。
随着牛车逐渐靠近,林暖暖听到了榆树村内吵闹的声音。
“周大头来了。”王寡妇远远看过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周大头,真名叫周富贵,因为肥头大耳,天生大头,所以村民们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他是附近有名的豪横地主。
去年闹饥荒的时候,各村都自顾不暇。林家村因为林暖暖的河豚肉、野猪肉,还算勉强过得去。
但是榆树村不一样了,因为闹饥荒,大家根本过不下去。
于是不得已,活不下去的村民们,就把田地,卖给了周富贵,成为了他们家的佃农。
佃农与农民不同,替地主白打工不说,碰上点事情,种了一年的田,还要倒欠地主银子。
现在周大头闹的这家,就是村子里最穷的杨二白家。
杨二白穷归穷,可偏巧的是,他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女儿。
去年活不下去的杨二白把田卖给了周大头,成为他们家的佃农。
可是,今天,周大头闹上门来,说杨二白当初签的是个抵押借据。用田做抵押,借周大头家三十两银子。约定在来年二月底还,连本带息一共五十两。
如果还不上,就把田,还有两个女儿,给了周大头。
“嘶。”林暖暖听到五十两的时候,吸了一口冷气。五十两,这可是五十两啊!
王寡妇说到这个数的时候,也是惊叹。
“这摆明了周大头坑杨二白。但是白纸黑字的凭证在这里,也没办法啊。”
此时,林暖暖与乔松柏、王寡妇,正在院外看情况。
谁曾想,原本色眯眯地盯着杨家姐妹花的周大头朝外看了一眼。
而玉树兰芝的乔松柏,就这么入了他的眼睛。
“来人,把他给我带过来。”
周大头用手指了指乔松柏,命令手下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