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罪臣之后 (第2/2页)
“会画画吗?一般般爱画什么?”
林暖暖已经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赵博文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了。
赵博文很快便承认了,自己会此等“奇淫巧技”。
自古以来,儒家以修身治国齐天下为目标。
而赵博文显然并不善此道。他更喜欢画画,描绘一方天地。他也曾时长自责,是否是因为自己不善仕途,而导致家破人亡。
林暖暖对赵博文的想法一无所知,不过既然知道了对方擅长画画,那么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她一定要问问了。
“你是擅长写意,还是擅长工笔?”
国画分为两种,一为写意,笔法飘逸、夸张,更多的是抒心胸之情。二为工笔,那就是擅长写实了。
赵博文没想到林暖暖这么个小姑娘竟然问得这么细,此时,他脸色更加羞愧了。
“不才擅长的,正是工笔。”
工笔画多的更是匠人气息,为文人不耻。
可比起书写胸臆的写意画,他确实更擅长工笔画。
从各种角度来看,无论是功名官途,还是画画所长。
赵博文就不像是这个世道想要的人。
也难怪父亲觉得养了这么一个儿子,才是导致赵氏一族被灭门的关键所在。
“好!”
林暖暖听到赵博文所言,却非常高兴。
有事情,她正愁着呢,还想要让乔松柏与谢广安去学,没想到,瞌睡送枕头。
眼前,就有一人会。
“相公,你带他下去,学习工程标记,越快越好。再教他学尺度衡量,以及一些施工注意点。”
不错,林暖暖正缺一个工程绘图师。
实际上,工程绘图师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受力分析,材料知识。
不过受限于古代的条件,只要能够画工笔画,对林暖暖说,已经足够了。
而其他东西,随着学习,可以逐步交给他。
乔松柏带着赵博文,在屋外另外四个人面前走过,转到了屋后的绘图室。
看到赵博文被招安了,另外四个人,也很快就变老实了。
其中还包括最为机灵的楚如兰。
另外四人的才华,都不算特殊,林暖暖便安排打算安排他们半工半师。
上午干活,下午教书。
等到那五个人全部安排好之后,林暖暖把目光投向了谢广安:“看过我们的纺织厂了吗?”
造纸厂是现代化学发展的产物,谢广安就算看了半天,也不会看出什么门道来的。
但是,纺织厂是机械制造发展的产物,正是谢广安兴趣所在。他就很容易看出门道来。
听到林暖暖这话,谢广安急忙点头:“自然是看到了。你们这纺织厂,做的可是极好的。我真的想学学。”
“唉……”听到谢广安这话之后,林暖暖却长叹一口气。“好是好,可惜的是,马上就要倒闭了。除非能够弄到一些铁来。”
“铁……铁……?”
谢广安直接变成了结巴,他方才发觉,林暖暖这是给自己下套呢,而其目的就是铁。
“我可没有铁。再说了,私自交易盐铁,那可是要杀头的。”
林暖暖心里暗道,要是铁能够随便从钢材市场上买,林家村早就发达起来了。
正是因为铁无法买卖,所以,她必须要想办法弄。
“你真的没有吗?我需要的不多,只是用来造些工具,也不伤人。”
谢广安听到工具,魂都被勾走了,忙问:“什么工具?”
“没铁我弄不了啊!”
林暖暖却不搭话,只是说铁的事情。
谢广安知道这套,可是实在太想知道,有什么东西,能够与她所谓的纺织厂联系在一起的,那必定是一项惊天动地的发明。
“我有些铁,但是不多,只有几百斤……”
“够了,快点给我弄过来就是了!”
林暖暖接话极快,没给谢广安后悔的机会。
实际上,在沧州弄铁,她能求助的也就只有李长信,可惜的是李长信在京城,还没回来,她无法。
而看到谢广安,她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谢广安本人爱好器械、手工,并且,手上有不少好东西。就例如,上次在白鹿书院的黑板,就是他掏的自己手上的木材的。
故而,林暖暖想到,他会不会偷偷搜集了一些私铁。纵然谢广安真的没想到这步,凭借着铁器的坚硬程度,他也应当会持有不少“违禁”的铁质器具。
万万没想到,只是略微一炸,竟然能扎出上百斤铁来。
纵然对真正的建设,是杯水车薪的,可是,有了铁,就可以制作更耐磨的轴承,这对林暖暖来说,太重要了。
她买下了一百多奴仆,可不止是多了一百多劳动力,还多了一百多张吃饭的嘴,一百多个穿衣的人。
这导致最明显的结果就是,需要是,厂内女工,做的衣服,完全不够穿了。
而林暖暖自然就想到了缝纫机。
大规模机械化,也导致了同质化。
可是,生活在处处都短缺的古代,林暖暖方才知道,华美的衣服,手工的制做,那是所有人温饱解决之后,方才追求的事情。
用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纵然只分几个尺码,但是效率高,成衣多,已然足够了。
缝纫机的制作图,林暖暖直接交给了谢广安,这也是她培养谢广安成为得力干将的第一步。
“记住了,分开!”
不过,实在不放心的,林暖暖还是多嘱咐了一句,让谢广安分开,以免技术泄露了。
打发谢广安去做缝纫机,林暖暖心下觉得了结了一件事,畅快多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劳动力慢慢补充,同时开始制造水泥,建成新园区。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小问题,林暖暖必须要解决。
也就是,土地问题。
建造园区的用地,林暖暖已经有了。她想的土地问题,是粮食问题。
林家村的种植地,即便全部都是种红薯,也不能支撑如此多的人口。
实际上,工厂给工人提供的伙食,有三分之一,是买来的。
可是,林暖暖自从想到了给园区加上民防之后,她也意识到了,粮食问题如果不解决,自己是会被人掐住喉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