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华子是好烟 (第2/2页)
“别谦让了,赶紧上车!”佟书记大嗓门又发威了。
“行啦!别催了,我们上车了!”
刘三江有些激动,上一辈子除了父母、亲戚,哪有什么人脉,能说上话,聊上几句的行政干部,就是他们村的村支书。
穿越后,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和地区的副市长谈笑风生了。
这穿越后的生活,确实有奔头。
祝副市长上车后,问了一个刘三江一直想问但没敢问的问题,“佟书记,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沭东县吉山公社的长林村!”佟书记嗅嗅鼻子,“什么味?小刘,你刚才抽烟了?”
刘三江赶紧掏出华子,“祝副市长、佟书记,来抽根烟!”
佟书记大大咧咧,接过来,二话不说就掏出火柴点上了,熟练地烟雾过肺,然后从两个鼻孔里喷出来,“好烟!带劲儿!”
祝副市长却没有立马点上,而是拿到眼前看了看,“小刘,你从哪搞到的中华香烟?这可是特供货!”
听了这话,刘三江感觉不妙,黑灯瞎火的,居然能认出这香烟是华子,这位其貌不扬的副市长果然厉害!
没办法,只能扯谎了,“祝副市长,上个月,我家一个远房亲戚给的,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买来的。”
“远方亲戚?”祝副市长有些惊讶。
在这个年代,能买到特供货的,绝对不是寻常老百姓,而且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穿着朴素,谈吐得体,丝毫没有家属院那帮高干子弟的张扬跋扈,刘三江给祝副市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老祝,小刘的父母,从解放前就一直在商海市生活,能买到这种带把的香烟,很正常。”佟书记算是给刘三江圆了谎。
祝副市长掏出火柴,也点燃了香烟,然后感慨道:“55年后,在沂州就抽不到这种好烟丝了。”
话里有话。
刘三江明白自己级别不够,最好少说多听,别人不问,自己就不要随意搭话。
不过,他对55年这个时间节点很有执念,他爷爷就是这一年,离家出走的。
佟书记熟练地磕磕烟灰,“老祝,什么意思?沂州也产中华香烟的烟丝?”
“算是的。沂州地区最好的烟叶,一级、二级的,从55年开始,全部调拨到商海市,支援商海卷烟厂生产中华香烟,用来赚外汇。”
祝副市长好像陷入了回忆,继续说道:“以前,西单土杂市场经常有卖烟丝的庄户人家,那时候,真是便宜又好抽!现在,只剩下丰收、勤俭,这些辣嗓子的烟叶子了!”
说到辣嗓子,刘三江想起了上小学时的经历。
秋天的时候,捡一片干的梧桐树叶,撕下半张田字格,把树叶子用手碾碎,然后卷成香烟状,夹在手指间,学着大人的模样,点燃猛吸一口。
那感觉,从鼻腔到喉咙,好像是撒了一层辣椒面,三天说不出话来。
佟书记肺活量惊人,不过才两分钟,一根烟就没了。
“小刘,还有吗?”
刘三江心在滴血,就剩下4.5根华子。
不过,心疼归心疼,烟还是要散的。
“佟书记,有!”
刚掏出来烟盒,没成想,佟书记伸手一把夺了过去,然后扔给祝副市长一根,自己点上一根,看了看烟盒内也就剩两根了,直接揣进自己的兜里,没有还给刘三江。
还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年龄轻轻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刘,你少抽烟!”
刘三江心跳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哎!佟书记……”
“不白要你的!”
佟书记伸手从摸出半包大前门,扔给了他。
刘三江不是真心疼那两根华子,而是担心烟盒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抽完的烟屁股,扔在地上,没人会特意捡起来看。
可烟盒就不一样了,记账、叠飞机、收藏,甚至是擦屁股。
万一被人捡起来,发现了端倪……
“佟书记,里面还有我吸过的半截烟头。”
佟书记掏出烟盒来还给刘三江,打趣道:“人不大,还挺会过日子。”
“佟书记,您说得对,年轻人要少抽烟。”刘三江把两根完整的华子塞进大前门烟盒内,“烟还给您,烟盒我就留下了,我大伯家的孩子想要这个烟盒。”
理由很充分,并没有引起两位领导的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