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圣手秘闻 (第2/2页)
叶珏先是与自己身边的杨妙裳、林馨宁二女互相对视一眼,继而点头应道:“这条规矩也不算无理,可是所谓‘骄恣不论于理’,也跟我等没什么干系呢。”
听闻外甥如此答对,王勇君面上泛起几分苦笑:“贤甥不知,人家这第三不治,便说的是投身军旅、在征战沙场之时受伤的人,无论伤势轻重、报酬多寡,他都不治。”
一言既出,叶珏心中顿生疑惑,想将士们为国效力,保境安民,实在可说是于国有功之人,张勤求身为焱朝南安郡太守,乃是正经的焱朝官员,怎么反倒不肯救助受伤的本国将士?
似乎是瞧出了叶珏的疑问,王勇君并不停口,解释道:“因为我晓得自家妹子、妹夫、外甥等人都是身在行伍,故而对于这一条规矩还曾经专门问过原因。
“是那门子告诉我,这位张太守认为医者是以救人性命为天职,但圣人尝言‘乃知兵者是凶器’,自己若是致力于救助将士军卒,待得他们伤势痊愈,必然又要重返沙场,如此往复之下,岂非杀人更多?
“如此一来,这些他国之人虽然都不是张勤求亲手所杀,但却也可说是都死在了张勤求手上,毕竟若无他的医护救治,那些受伤的将士或许便不能再有杀伤他人之力。”
叶珏往日虽然曾经听说过这位‘坐堂太守’的大名,但对他这‘三不治’的规矩却是一无所知,今番才会想到要前往南安郡一行。
此时听自家舅父详细言说,才知道自己倒是犯了这位杏林圣手的忌讳,只怕自己纵然真的前往南安郡,也请不动他出山。
然而叶珏仍然抱有一线希望,再次问道:“舅舅,这也无妨的,他就是不肯亲自相助我军,也总拦不住其他医者自行投入军中,想来这位张太守既然是杏林高人,所教授的徒弟也当医道精湛,我南下之时一一寻访,说不准也能有所收获。”
王勇君闻听此言连连摆手:“你可别再抱着这等想法啦,那位张勤求太守的医理乃是家传妙术,从来都是不传外姓,别说是收徒授课,便是他的亲外甥、干儿子,他也不会传授。”
“当初我还曾特地问过张府门子,难道这位赫赫有名的‘坐堂太守’就不怕自家医术就此失传么?那门子说张勤求膝下有一个女儿,音律、医术都甚为高明,日后选婿之时,要提出条件,所生孩子中要有一个姓张,传承他家的医道,所以不怕失传。”
叶珏见舅父说的如此明白,眉头随之皱起,心中一时间又犯了难,自己若是能够早些知道这等秘闻,多半便不会再有南行求医之想;但现下已然距离南安郡不算太远,若不前往一试,总是难以死心。
但他觉得自家舅父没有欺骗自己的必要,再者,那位张太守既然敢提出这所谓的‘三不治’,那便不怕他人威逼利诱、苦苦哀求,自己即使赶到他的府中,也必然会被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