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早朝 (第2/2页)
他说着把上次未写完的章程又拿了出来,“我要好好把个事情捋一下,对,哪天若是有机会我们去蒙府拜访一下蒙将军。”
“让他小心楚正青,跟他保持距离。”
慕雪涵答应了一声,又安慰了他几句,“你要相信蒙家,蒙将军追随我父亲半生,怎会有勇无谋,他一定不会上当的,不过你说的也是对,改天我就陪你走一趟。”
她上来把他写了一半的章程收了起来,“天色不早了,明日还要早朝,我预感太后又要为难你,你好好休息,别再为这些事情烦心了,天无绝人之路。”
傅仲尘也没有去抢他的章程,站起身来,“好,就依娘子所说,好好休息,明天一切都会好的。”
翌日的早朝果然乱成一团,傅仲尘到的时侯外面等侯的朝臣已经议论的热火朝天,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神情激愤。
“事情闹成这样,还不都是赈灾银不到位。”
“那李督史到如今也未回京交差,不知情况如何了?”
“霖州距京城有几天的路程,这水患如此严重,只怕路上也要耽误些时间。”
“可那灾民都能步行寻到京城来,这时间可不短了。”
傅仲尘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一定跟霖州水患有关,他正想上前询问,时间到了,大殿门开启,他们都陆续进入大殿之中,左右排列开来。
太后和皇上刚刚坐稳,巡城史就第一个上奏,“启禀太后,城外灾民越聚越多,守城将士前去劝阻,发生了好几起冲突事件,若长此下去,只怕会闹出大事,太后此事亟待解决,请太后示下。”
康王嫌弃巡城史无用,冷哼了一声,“太后,灾民不过几百人而人,派我城将士将其驱逐即可,何须为此事烦忧。”
他冷冷看了一眼巡城史,“定是这巡城史治下不严,不如本王前去相助,定能还京城一个清静。”
太后见康王又来搅事,头痛万分,他想要的就是扰乱民心,败坏太后名声,然后渔翁得利。
“康王所言有些道理,却不是万全之策,众位皆可畅所欲言。”
大殿之上静了片刻,无人说话,巡城史又大着胆子觐言,“太后,霖州难民逃难一般都是涌向附近州县,像这些不远万里也要上京的怕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是不是难民尚未可知,他们虽肆意闹事属下却顾及大楚声威并无强力驱赶,但若是长此以往只怕会越聚越多,后果不可设想。”
康王见巡城史言中已有顺着他的意思,他便得意地冷眼旁观,也并未再发言。
张侍郎许久没有霖州知府的消息,又怕他这个远房侄子真会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连累自己,连忙表明心迹。
“太后,关于霖州的灾情如今是流言四起,但具体情况如何却未有可靠的消息,张知府生死未明,李督史更是杳无音讯,灾情却并无缓解之像,太后此事不可再拖下去了。”
“只怕是霖州那里贼人已然成了气侯,若因此灾祸漫延烽烟四起大楚危矣,请太后定要当机立断,着人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