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十三城规划 (第2/2页)
之后将北方三大行省攻陷,更在各个诸侯的国库,收刮了大量白银。
可以说,当今大铭国库,白银储备占据了整个九州的一半以上。
拥有如此数量的白银,为的就是能够拥有铸币权!
早在战争期间,云帆就已经下令,铸造“大铭帝元”。
大铭帝元依旧是铜钱,只不过购买力相当于旧铜板的三倍!
也就是说,用三个旧铜板,才能换取一个“大铭帝元”。
如此强大的购买力,当然要归功于大铭国库充裕的银元储备。
除此之外,云帆还在各地开设钱庄,用来推广大铭帝元。
地方和中央的汇率统
一,一百个大铭帝元换取一两白银。
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让地区与地区之间能够更方便进行贸易,
之前各地区银两购买力都各不相同,甚至出现旧钱币不值钱的情况。
大铭帝元的推行,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由于国库银两储备充足,百姓可以用大铭帝元轻易换取银两,所以大铭帝元的推行速度很快。
加上由朝廷开设的工厂发工资直接用大铭帝元发放,更加快了这一进程。
而当人们彻底认可了大铭帝元,十三城规划所要用到的海量金钱,自然而然也就填上了窟窿。
当然,云帆也不是傻子,知道一直铸币会引发危机。
所以他之前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与普鲁帝国的通商,除了加强贸易往来,也是为了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白银。
最终在整个世界构建白银体系,让大铭逐步登顶世界霸主!
除了与普鲁帝国的贸易,对扶桑的掠夺,以及在下国岛条约中获得到的种种特权,都是他可以近乎随意
铸币的资本。
掠夺,永远是获取资源最快的方式。
十一月一日,整整一月过去,十三城规划依旧处于招募培训工匠阶段。
作为全国级工程,所需要的工匠是海量的。
单靠法家学院培训储备的几万工匠,根本不可能满足需求。
按照这个速度,“工匠荒”恐怕是要持续到十年计划结束。
为此,云帆召集牧司陵、辞白等重臣,共同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陛下,以微臣之见,可以开设专门培训工匠的学院!”
牧司陵沉声开口:“我朝境内开设的法家学院,虽然也有课程教授工匠技术方面的内容,但毕竟不专业,且面对学院内关于军事、技术等课程,也鲜少有学子愿意选择。”
云帆微微点头,毫不吝啬的露出赞赏之色。
他心中也确实有相同打算,职业学院嘛,前世就有的东西。
“可以,朕准了!”
云帆干脆利落的敲定了牧司陵的意见,其他大臣只以为又是陛下在和牧大人“走流程”,早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