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春游曲 > 第一一五章 镜花水月

第一一五章 镜花水月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春游曲!

王珪将李渊和李建成,连在一起并称“父兄”。

他意在提醒李世民,将来不管唐国公府以后怎样,都是以李渊、李建成为主导。

王珪想暗示李世民,唐国公府是“父兄”传承。

李世民永远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

------

李世民听王珪所言,并未感觉到他话里有话。

王珪也不想让李世民明白,他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

他是在给李世民一种心理暗示。

在李世民心中暗暗埋下一颗种子。

这种心理暗示,时刻在提醒李世民:你不是嫡长子。

------

王珪还嫌这种心理暗示的威力不够大。

他决定用礼教、宗法将李世民套住。

王珪手摇羽扇笑吟吟地看着李世民,不断地微微点头,似是非常赞同李世民的见解。

接着夸道:“二郎君思维缜密,眼光犀利,今日能够听你之言,在下实在受益匪浅。”

“不知二郎君对大隋,今日乱象根源有何高见?”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以前曾探讨过些事。

李世民本想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妥。

在坐之人,除了兄长李建成,其他人他并未深交。

评价当今皇帝杨广,乃是忤逆之罪。

李世民借故推脱,“世民年幼无知,哪里懂朝中大事,还望王先生能赐教一二。”

------

王珪看了看杨文干、尔朱升、乔公山三人,又将目光转到李世民身上,

“今天也没有外人,也不怕说出来大逆不道。”

“我认为大隋致乱的根源,是先帝废长立幼所致。”

“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

“礼教宗法主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千年不变的金玉良言。”

“国是亦然,家也亦然。”

“设若先帝不废故太子杨勇,岂会有今日之乱?”

------

李世民听王珪说得有理,确实如他所言。

如果杨勇继位,杨广就不会有机会做出这些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事。

他也不会有机会穷兵黩武,再征辽东。

李世民心中对王珪的话也有不同意见,他暗中问自己,

“谁又能确定杨勇能做得比杨广好?”

“难道长子就不会做出,有害江山社稷的事情来?”

------

但李世民做为次子,不便于说出反对王珪“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观点。

当着李建成的面,反对王珪的观点,就是在为次子辩护。

会让这几人认为,李世民也和杨广一样,有僭越之心。

李世民嘴上不便说,但心中却有如梗在喉的感觉。

他觉得王珪好像在影射自己。

当着李建成、李世民两人的面讨论废长立幼之事。

李世民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

李世民不便说出反对意见,只得附和王珪,

“王先生所言,实在是一语中的,说出了我大隋由治入乱的根源所在。”

“也不知先帝在天有灵,会如何后悔当初的决断?”

王珪叹道:“如今后悔又有何用?一切都于事无补。”

“错就错在先帝当初无视礼教宗法,从而埋下祸根。”

------

李世民不便再谈论长幼这个话题,但又不能马上离开。

他想把话题叉开,谈论其它事情。

李世民看杨文干、尔朱升和乔公山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好像对李世民和王珪所谈话题并不感兴趣。

他转向李建成,将话题引到杨文干等人身上,

“听说大兄所请皆是贤士豪杰,今日听王先生之言,令小弟受益匪浅。”

“想来杨兄、尔兄和乔兄定也是身怀绝技。”

李建成听李世民夸赞在坐诸人,便向李世民介绍,

“二弟不常在庄里,和几位英雄来往就少些。”

“以后经常在家,就可以和他们多多往来。”

-------

他接着将三人一一向李世民介绍,

“杨兄机智多谋,胸怀韬略,幼习战阵之法,攻城拔寨是其所长。”

“尤其难得是文武全才,擅长骑射,一支马槊所向无敌。”

“如今四弟正向其学习武艺。”

李建成介绍之时,李世民笑着向杨文干点头。

他见杨文干沉着干练,威武中透着几分斯文。

果然是气宇轩昂,不似平常之人。

李世民听完李建成介绍,向杨文干拱手,

“以前与杨兄见过数面,只觉得杨兄不俗。”

“如今听大兄介绍,才知是当世奇才,今后还望杨兄多多指教。”

杨文干谦虚道:“大郎君所言多是溢美之辞,实在让为兄汗颜。”

“说起真才实学,哪有王先生万一?”

------

李建成又用手中折扇一指尔朱升,

“尔兄天生神力,一把凤头斧招式精奇,骁勇无比。”

接着他又介绍乔公山,

“乔兄曾在汉王辖下当过帅都督,尤善军士操练之法。”

“精通战阵、骑射,各类武器使用无一不精。”

李世民也向二人拱手,“望二位今后在武艺上能够不吝赐教,多多指点小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