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留洋学童 (第2/2页)
“熊老师,学生早就想见见这个兴办教育,想要实业救国的周朝先了。”小孟对周朝先并无任何尊重,反而高昂着脑袋,似乎对恩师熊希龄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在意。
军车缓缓停下,车上的人快步下来,一个班的步兵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呢子军装,从车上跳下来。
他们人人背着一杆勒贝尔步枪,当中夹杂着一挺绍沙轻机枪。
周朝先从副驾驶下车,快步走上熊希龄:“熊先生,多歇歇,这段时间我们当兵的忙的不行,你们的红十字会也忙的双脚不离地。”
熊希龄看了一眼周朝先身后站得笔直的大兵,叹口气道:“不碍事,我这一次给你介绍几个大才,才特意来得。换做别的事情,你请我出来见你们,我都不来。”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孟珙,孟子后裔,清末留洋学童,学的机械制造。”熊希龄介绍,随后又指向一个胖子:“他叫时恬,清末自费留洋的,学的是枪炮铸造。”
“二位先生。”周朝先眼前一亮,机械制造也好,枪炮铸造,都是自己现在用的上的大才。
“鄙人是周朝先,一介武夫,今日得空见到二位先生,心中甚是欢喜。是里面说,还是找一个茶楼雅座,好好一叙?”
他虽是询问,却还是将目光落在了熊希龄身上。
多年从事教育的熊希龄身份特殊,可以说是这些留洋学童的老师,也是少数能够让他们心悦臣服的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师生在儒家体系的中国当中,十分特殊,同样十分坚固,不亚于君臣父子。
“这边请吧。”
还是熊希龄做主,直接将他们请入香山当中。
孟珙见到真人如此年轻,心中不免更加轻蔑,似他这种人,只相信自己看到救国之道。
时恬却颇为圆滑,他吹捧道:“鄙人听说周先生想要建立大工业的中国,不知道能不能实地探访一番?”
周朝先求之不得,他怕的不是这些人去看,而是他们不去看。
中华大地虽然不小,可真真儿有心实业救国的,就那么小猫小狗三两只。
信奉实用主义的军阀们宁愿将白花花的大洋用在购买武器弹药上面,也不愿意打造自己的工业体系。
当下军阀,只有张作霖跟阎锡山从无到有拥有了自己残缺的工业体系。
由他们衍生而出的东北军,晋绥军就是工业化的结果。
“明天一早能够出发吗?”周朝先快人快语:“现在出发最好,我准备去天津押送一批车床前往大同。”
“鄙人在北平了无牵挂,什么时候出发都可以。”时恬笑呵呵的,脸上的肥肉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能够有的。
民国,白白胖胖意味着有钱。
“我倒要看看你在张家口的工业,究竟有几斤几两。”孟珙仍旧不置可否,满是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