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明朝大昏君 > 第110章 张璁

第110章 张璁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明朝大昏君!

离开了武英殿之后,王瓒头大得很。王瓒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卷入这样的事情。

朱厚熜和杨廷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

朱厚熜表示,自己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儿子的。让王瓒这个礼部尚书,议兴献王的尊号,重议张太后的尊号,是绝对不会尊封为“圣母皇太后”。朱厚熜话都说的这么明白,王瓒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朱厚熜要对自己老爹追封。

如果只是普通的尊号,那么就不用讨论了。兴献王是藩王,活着的时候明孝宗对兴献王是相当好的。说起来兴献王是正儿八经参加过皇位追逐的,邵贵妃可是借着万贵妃的势,想要让兴献王成为皇帝,只不过最后失败。应该说邵贵妃和兴献王,都是明孝宗最大的敌人。可是明孝宗却一点都没有追究这个事情。反而兴献王就藩的时候,明孝宗很是大方,给了兴献王四千顷地。

不仅给了这么多地,而且兴王府建设的富丽堂皇,比那些老牌藩王府邸建的还要好。而且每次有什么好事情,就如过年过节皇帝赏赐藩王的时候,兴王府都是头一份。

给的东西好,给的东西多。

可以这么说。

那些文臣追思明孝宗,很多人觉得明孝宗是仁君,给他敬皇帝的谥号,这都是有原因的。明孝宗真的是一个性格很好的皇帝,配得起所谓仁君称号。如果换成其他皇帝,登基为帝之后,早就收拾了兴献王这种当年的皇位竞争者。甚至因为兴献王的存在,让明孝宗成长过程当中,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战战兢兢。

但明孝宗不仅没有追究,反而对他还很好。

兴献王薨逝之后,朝廷也给足了兴献王面子。该给的礼仪都有。认真说起来,明孝宗明武宗一脉,对于兴献王一脉真的是非常好,没有任何对不起兴王一脉的事情。反而明武宗最后考虑皇位传承的时候,考虑的是兴王一脉的朱厚熜。

虽然最后确定朱厚熜为嗣皇帝是杨廷和,但明武宗还没死的时候,已经开始抬举兴王一脉。特别是让朱厚熜这个兴王世子,还没有除孝就袭爵王位,算是明武宗对于朱厚熜最大的善意。藩王世子继位和藩王继位,分量就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还给兴献王尊号,那是什么意思?很明显朱厚熜是想要追封自己老爹为帝。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少,正所谓父凭子贵。

可是杨廷和的态度也那么坚决。

绝对不能支持朱厚熜,在皇统继承上谁敢说有异议的话,杨廷和要把人家当成是奸贼,要处以极刑。态度如此的明确,如此的尖锐,想想就让王瓒不寒而栗。皇帝和内阁首辅,两个人这是要针尖对麦芒。

作为礼部尚书,王瓒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当然王瓒能够成为礼部尚书,更多的是靠着皇帝的提携。因此王瓒心理上更多的是倒向皇帝这边。

可是杨廷和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北宋濮仪之争的结果,让当时的政治生态有了很大的破坏。王瓒也不希望朝廷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大动乱。若真因为这个事情,或者这个事情吵几年时间,那么明朝也会发生大事情。说不定就跟杨廷和说的那样,发生党争的苗头。

这么想着王瓒回到了家,看到了自己的同乡好友张璁。

“秉用(张璁),恭喜你了。”

“没影的事情。”

张璁46岁,会试考了七次,每一次都落榜。张璁早年也是少年才子,年仅23岁就中了举人,当时也真是意气风发,没把会试放在眼里。可是没想到之后的运气一直很差,考了20多年,考了七次没有考上。从一个年轻的举人,熬到了中年。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宗保佑,在46岁这一年张璁觉得自己转了运气。

殿试当中自己竟然被点为榜眼。

一个七次会试都没有考中的46岁举人,竟然成为了榜眼,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虽然以往的状元、榜眼、探花也有年纪大的,但46岁的榜眼还是不多的。因为年纪太大的话,皇帝都不愿意让他们成绩这么好。这么大的年龄,就算入仕又能干几年。所以被点为状元之后,张璁是欣喜若狂。

他本来还以为辅佐皇帝主持殿试的王瓒点了自己,但从王瓒那里听到,是皇帝亲自点了自己为榜眼。这让张璁这些日子非常兴奋。

而且刚刚成为编修没有几天,就因为清查庄田需要新的进士去积累经验。

状元、探花、传胪都没有去,却是榜眼的张璁去了。

很多人其实是笑话张璁。

因为翰林院是储相聚集地,在这里只要静静地熬资历,那么以后就有崛起的机会。而所谓的清查庄田是什么事情,累死累活还得罪人,也没有什么用处。

很多人甚至耻笑张璁,认为张璁被选上就是因为年纪太大。根本没有时间可以在翰林院熬资历。不过张璁倒是甘之如饴。几个月下来,都在下面东奔西跑。不仅跟地方官员打交道,还要跟勋贵、外戚、宦官打交道,还要具体了解庄田的情况。

比在翰林院窝着写东西强。

现在效果来了。

彭泽在京畿地区清查庄田,成果巨大。加上目前清查的皇庄,彭泽要清查的庄田数量大约有20万顷,也就是2000万亩的土地。

调动了整个地方官员,才能够清查的动。

当然现在清查工作还没有结束。这么多的土地,哪里是几个月就能够全都清查完成的。还有好几万顷地需要清查,只不过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百姓忙着秋收,地方官员忙着收税。没有地方官员配合,清查庄田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暂时休息。

但成果依旧非常辉煌。查出来的侵占民田数量达到将近6万顷地,从明年开始这6万顷地就要成为民田,开始能够收税。每年可以收超过五十万石,6000万斤以上的粮食。

这是多么庞大的税。

而且有了这六万顷地,可以安置多少流民。最少可以安置三四十万人,甚至更多。而且这些田地重新成为民田之后,依附在这些田地的丁赋也能够收上来,还可以调动足够的徭役。因此朱厚熜大笔一挥,对于彭泽的报告当中立功的官员,都是奖励。

本来朱厚熜是要对他们都进行官升一级,但顾虑到不同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如此。但已经让吏部对他们在此次清查庄田当中的贡献罗列出来。

张璁就名列在内。

彭泽很欣赏张璁的能力。此次张璁跟着彭泽他们清查庄田,张璁虽然是新科进士,却非常熟练地方事务。不管是和各个衙门打交道,还是和勋贵、外戚、宦官打交道,做的都非常不错。而且对于庄田的事情也非常认真负责,很多时候都是亲自下去处理。且整理账目,制定清查计划,张璁都是一把好手。

以至于彭泽这个左都御史,在罗列手底下官员贡献的时候,对于张璁的评价非常高。

年末,或者是明年年初的时候,一旦出现一些空位,张璁很有可能就能够升官。张璁才是一个新科进士,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真的是不多见。

所以王瓒才会恭喜张璁。

“王兄,你可有疑难之事?我看你一脸愁容。”

两个人同乡,虽然年龄相差十来岁,但关系一直不错。之前张璁在会试七次落榜,在京城很多时候都住在王瓒家里。因此也没有多少忌讳。

张璁刚刚看到王瓒进屋的时候,一直是皱着眉头。

“嗯。”

王瓒点头。

叹口气道:“秉用。出了大事情。几天前兴献王孝期过了,皇上派遣礼部右侍郎汪俊大人,还有礼部郎中杨应奎,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时去接兴王妃入京。今天杨介夫要皇上对刚刚登基时候礼部制定的礼仪状盖玺,以孝宗敬皇帝为考,尊封太后为‘圣母皇太后’,完成皇统的传承。但皇上在廷议当中拒绝这个建议,把这份礼仪状打了回来。皇上说,先帝遗旨让皇上嗣皇帝位,非是让皇上继嗣。皇上表示他要继统,却绝对不会继嗣。皇上驳斥杨介夫之后,让礼部重拟礼仪状,且让礼部给兴献王追封一个尊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