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忽必烈及时止损,赵匡胤收复临安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忽必烈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他十分果断地下令,让张弘范兵分三路,一路由张弘范亲自率领,撤回金陵。一路由李恒率领,撤回襄阳。一路由阿里海牙率领,撤回荆湖。
张弘范在撤退前,也给驻守广州的阿剌罕和吕师夔发了一封情报,让他撤回广南西路。
这样子的话,元军虽然撤退,依然还能把宋军的地盘牢牢锁死在江右之地,让宋军无法大肆扩张。
赵匡胤当然不会让元军这么容易撤退。
元军刚刚后撤,赵匡胤就率领大军杀出了赣州城,对张弘范穷追不舍。
老赵被张弘范围在赣州城里将近三个月,肚子里早就憋了一团火。
如今张弘范已经分兵,兵力总数并不比他多。
他铁了心要拿张弘范的人头证明自己的统军能力不比李世民差。
双方兵力相同,全部都是六万人。
张弘范的六万人有四万骑兵,两万步卒。
赵匡胤则正好反过来,有两万骑兵,四万步卒。
看到赵匡胤追击自己,张弘范同样也想生擒赵匡胤。
要知道他这一次率四十万大军大举灭宋,耗费的粮饷不计其数,结果不但没能灭了海上行朝,还让赵匡胤文天祥陈淑桢等人在绝地中杀出一条生路,重新抢下了三路之地。
虽然忽必烈现在还没有降罪于他。
一旦他退到金陵,稳住局势后,也许很快就会收到降罪诏书。
如果他能擒住赵匡胤,那就不一样了。
至少也能将功赎罪。
双方都抱着同样的心理,所以在安庆和池州一带,在五日之间一连展开七场血战。
张弘范统领的六万大军,三万汉儿,三万蒙古人,全是百战之士,骁勇异常。
赵匡胤的六万大军,以他带到宋末的一万四千五百名禁卫军为主力,以悍不畏死的四万多民军为辅,再佐以无比精良的盔甲和弓弩。
双方在安庆和池州一带,在五天的时间里展开七场血战。
双方战损的人数都不下万人。
最终战力稍胜的张弘范还是占了一点上风。把赵匡胤击退五十里。
就在这时,曹彬和文天祥领着十几万大军又从福建杀了回来。
张弘范担心被包围,不敢继续追击,最终还是撤回了金陵。
赵匡胤吃了一个小小的憋,深感脸上无光,但也不敢继续追击了。
毕竟一连四个多月的苦战,民军也十分疲惫了。
幸好他趁此机会,收复了池州和安庆,也算是收复了江西北部的两个要害之地。
陈淑桢的追击战打得最漂亮。
她抓住了李恒不愿让党项精骑折损过多的心理,领着收降的范文虎部新附军,范文虎是浙江人,这支新附军大多也是浙江人,撵着李恒的屁股穷追不舍。
最终一举收复了整个浙江路。
这时,赵匡胤降临宋末不到五个月,终于让宋军实际控制的地盘再度扩大到了五路之地。
天下人无比激动,全都期待着赵匡胤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元军撵过长江,恢复隔江而治的局面。
然而,赵匡胤却知道自己做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