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吾师孔子,一言九鼎! (第2/2页)
“师父,虽然你让我们别去惹那朝文君。”
“但是那时候我离他最近。”
“我很清楚地感受到他心中的怨念和杀意,他绝对不会那么轻易放过我们的。”
“而且,有其父,必有其子。”
“老师你刚才也说了,朝音伯可是一个很记仇的家伙,朝文君肯定也是如此。”
“我们是不是该提早做些准备?”
孔子听到李潇的提醒,沉吟不语。
他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思考:
“嗯,我知道了,你早些下去休息吧!”
“对了~”
听到这转折,李潇心中一喜。
难道老师真的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然而,他的高兴还是来得太早。
就听孔子嘱咐道:
“我刚才看了扁常青的治疗手法,非常的不错。”
“他肯收你为关门弟子也是你的福气。”
“明天去管家那里,领取10条肉干作为束脩。”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
“这拜师礼尽早完成了,多个老师多一条路。”
说着孔子挥了挥手,直接把李潇赶了出去。
李潇的身影消失。
孔子的神情才变得严肃起来。
“这下事情可就麻烦了。”
李潇有些无奈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也不知道老师有没有把自己的话给听进去。
要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半个月后的灾难,恐怕还会再次发生。
不过考虑到就算出现问题,也是半个月之后。
他把担心勉强被他压了下去。
一夜无话,李潇第2天起了个大早。
由于老师的吩咐,早上晨跑的训练停止了。
那些本来不是住在孔府的弟子和门徒,也尽数闭门不出以防止出现意外。
原本人头涌涌的院子变得有些空旷,李潇在院子中完成了早训。
扁常青也完成了对仲由的复查。
仲由昨晚就已经醒了,是子源师兄帮忙照顾的,此时有些疲态的子源正接待着扁常青。
“恢复情况很不错,腿千万不要乱动,不然可能会长歪!”
扁常青亲自换好了药,和两个弟子走出了房门。
看到扁常青的身影,李潇拍了拍脑袋。
这才发现自己忘记了老师的嘱咐。
老师可是叮嘱了他今天要拜师的。
于是他连忙跑到管家的房间。
由管家带着李潇,从库房领取了10束肉干。
看着这比自己手臂还粗的肉干,李潇咽了口吐沫。
常见的束脩就是10束肉干。
但这肉干根据学生的家境和老师的名望,是可大可小的。
通常的肉干大小,最多也就两三根手指粗,手掌长的长条肉干。
十条肉干捆在一起就是一束。
十束肉干,无论如何都是非常不错的礼物了。
毕竟,在古代,无论是肉本身。
还是用来腌制肉的青盐,都是非常贵重的东西。
古时候把有地位的人,称为“肉食者”。
因为穷人根本连肉都吃不起。
【抡语:“一言九鼎”——“一边和别人温和地讨论问题,一边举起九千斤重的铜鼎”】
【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斤等于4-5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