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大势之下,革秦八法(下) (第2/2页)
如此一来,便可以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撙节购买、运输等开支。
除此之外,还能减轻农民负担,更可以打击商人‘擅轻重敛散之权’操纵市场的兼并行为。
孩儿将均输法的作用,称为‘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
话音刚落,顾紫真登时眼眸一亮,不由兴奋的一拍桌面。
“好,好,果真妙哉!”
顾紫真喝彩一声,竟是直接顺着顾长歌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
“不光是粮食,更可以让天下的茶、盐、酒、矾等一众税收调配起来。
若是凤阁再扩大发运司的职权,拨给发运司专项资金,用于采购各类物资,赋予‘从便变易蓄买’的权力,并增辟大量的官吏。
如此一来,朝廷便能够建立起地区之间所需与发运司上供的信息沟通体制。
不仅能够让发运司预先知晓各地区的库藏状况,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籴买、税敛、上供!”
说完,顾紫真眼眸中闪烁过一道精光,思维一下清晰了起来。
这般不用旁人提点便能够在短时间内思虑全面新政的本事,可谓是将一代名臣的风范尽显。
然而,就在顾紫真刚准备大赞自家儿子身为男儿却能谋国事的时候,顾长歌却忽然笑眯眯的泼了盆冷水。
“娘,你说的这些,听起来倒是非常的美好。
不过嘛,凡事有利则有弊。
孩儿既然说是调配粮食,那就只能是粮食!
而且,还必须是只涉及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粮食!
倘若孩儿说出转输各项物资的弊端,想来娘亲可能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此话一出,顾紫真不由怔了一下,旋即眉头紧皱的问道:
“这是为何?”
顾长歌闻言摊了摊手,语气带着些许无奈。
“还能因为什么,自然是人心贪婪呗。”
说起来,他所说的均输法,实际上就是华夏宋朝王安石所提出的改革之策。
但结果如何,想必华夏的后人们都知道。
均输法的初衷,当然是好的。
可玩着玩着,就被官员们给玩反了。
要知道,均输法的根本目的,压根就不应该是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物资供应问题。
均输法的作用,应该作为朝廷的调节措施。
根本目的,其实是收纳富裕农户们手中的余粮,避免谷贱伤农!
如果均输法的范围当真像顾紫真所说的那样,涵盖诸路上供的所有物品。
那样的话,市场就会被大幅度干扰。
地方官员有了国家政策,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的打击商人。
但在打击完商人后,她们会在本来用于租赋的粮食的额度上增收。
因为那时的农人们,实际上已经无其它渠道可以卖粮了。
于是,官员们便会用这部分粮食骗取朝廷的均输钱。
这一大笔中间的差价,自然落入她们的腰包,同时还侵害了农人与商人、以及国家的应得利益。
用不了多久,官员们就会想出很多办法来吃肥自己。
折钱过重,折钱不均,钱米并征。
这些现象都会随着人心的贪婪接踵而来。
若是如此的话,大秦帝国很快就会变成以入粜代替租赋的国度。
原本还算平稳的局面,将会变得直接点燃起民众与官员之间的矛盾。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便是官员们有利可图!
这一点,很可笑。
可遗憾的是,这个可笑的‘有利可图’,导致了多少王朝的败落与消亡。
所以,顾长歌才会着重强调均输法只涉及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粮食。
并且,改革之初,更不要涉及过多输粜种类,只解决特定问题就好。
这场变法如果能够先解决了大秦的特定问题,其实便足以得到巨大的成果了。
一地之民可充饥,十地之民可赞誉。
十地之民可充饥,一国之民可忠心。
这柄剑,可在民心之下,变得愈发锋利!
顾长歌一字不落的将他的建议讲给自家老娘听。
除此之外,他还加了一条‘对各地粮价的监控一定要有强大力度’的意见。
而且,必须要明确到新法条文里面,决不能在今后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
国家永远只能掌控宏观市场价格,调配紧急所需的物资与粮食。
所有在微观方面上伸出去的手,都可能是无意间搅乱市场的害民之举。
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顾紫真在听完他所讲的解释过后,失神了好一会儿,方才又一次感慨的叹了一声。
“歌儿啊,若为娘将你生为一个女儿,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顾长歌闻言一头黑线。
这话说的!
恩将仇报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