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营救计划(一)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九曲剑歌行!
同年,北方势力后赵国石虎垂暮暴虐残忍,大兴力役,集雍州、并州、荆州、徐州等地出十万人修长安未央宫,又征民女三万余人分配给东宫及公侯等人。
各地百姓流亡略尽,后赵境内一片恐怖氛围,百姓听闻晋朝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多往东晋逃离。
简文帝司马昱登基的消息传到各地,让远在赵地作为人质的淑妃李陵容看到回国的希望,便派人呈密件给简文帝,请求带她和女儿鄱阳公主回国。
先皇司马岳为了稳定北方的局势,巩固自己的政权,竟然让叔叔的妻子、两岁侄女送到赵地当人质,换取边关的安宁!
好在石虎不爱人妻爱少女,把二人安排到质子府囚禁,确保两国的关系,他也好用边境的太平换来骄恶淫持,享受当天子的快感。
刘伯庸作为晋国密探,接到密令后,便与武毅一起担任此次护卫任务,以南下购丝绸为幌,护送淑妃、公主为实。
他们谋划着由武毅和淑妃两人一骑先行,扮装夫妇躲过关卡的盘问,先行达到南郡。
自己将公主打扮成书童模样,混在夫人的马车里一同上路,掩人耳目出其不意的出境。
......
“什么时辰了?”一个三十好几的男子提问着,衣着贵而不奢,老气横秋的面容看上去不像一个壮年人该有面貌。
他一只手抚摸着病床上稚童的小脑袋,另一只手轻轻拉着稚童露出被子外的手,眼里满是宠溺的目光,卧房里的火烛光跟随着晃动。
“卯时了。”武者模样的男子小声的回答,别在腰背上的银枪格外耀眼,这人便是北地枪王--武毅。
油碟里的灯油所剩几,所幸还能照亮整个寝房,再过一刻钟天就要亮了,屋内的人却一夜未眠,却没有一丝的疲惫。
武毅忧虑道:“只能这么做,别无他路?”
“皇命难违,再说轩儿的病拖不起!”
刘伯庸眉头紧锁,似乎在担心床上的孩童,又似乎担心天亮后的行动。
平日里一团和气的刘老板,少有深沉的一面,倒是有些不同,久违密探的表情回到他的身上。
“哎~难得上天给轩儿天武人的躯体,却又在这个年纪巫毒缠身,到底是谁下的黑手。”武毅惋惜发出叹声,头不自觉得摇了几下,感叹着造物弄人。
刘伯庸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的看着孩子晶莹剔透的可爱小脸,叹息道:“若不是如此,这小家伙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老道人愿意出手救命,还是有希望的,毕竟……。”
刘伯庸打断他的话,作出嘘声的手势,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床上的小孩似乎被两人的对话吵到了,迷糊中侧翻过身子,抱着刘伯庸的大手,一副要醒过来的样子。
刘伯庸立马抚摸他的后背,稳定他的情绪,安定他的睡眠。
武毅沉默站在床前,忽然听到床榻上的声响,面上虽然冷酷如霜,但内心深处却十分重视孩子的情况。
刘伯庸下定了决心说道:“不能再拖了,轩儿的病拖不起,全靠大补丸吊着一口气,今日必须出发了!”
武毅也觉得如此,点头回应着:“就按照计划行事。”
他是刘轩的师傅,一个月前刘轩还活蹦乱跳的学着武艺,进步神速,武毅还特意表扬了他,可如今躺在病床上,药石无医。
他还是个武痴在北边这一块十分出名,不少武者为了名头,特意上门挑战,他也十分乐意接受。
直到刘轩出生后,再一次偶然的机会摸了一把他的身子骨,知道他是天武人的体格后,便不再理会江湖人士,一心一意的教他武功。
天武人,指的是天生学武之人。一个人是否适合练武全靠自己的骨骼经络,而天武人就是老天特意遗留在人间的习武奇才,一千万人里也就出那么一个,自然是稀有独特。
这类人拥有强壮的身躯,耐造耐抗,除了罩门要害对这类人有伤害,其他的攻击方式一般来说起不到大作用,身上的皮肤就如同一套龟甲壳,能够大程度的抵挡住外部的伤害。
又或者这类人天生就有带兵打战的本事,各种军事、兵法熟记于心,一旦打起仗来,便能神机妙算,用兵如神。
自然,武毅更期待轩儿是第一种,他的一身本领能够传承下来,造福很多百姓,带来更多的和平。
可怜的刘轩四岁之后就开始拜师学艺,不到五岁的时候就能掌握内力的修行,六岁这年就能挥动木枪,学到武毅一半的枪法。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中了毒,犯病的时候就像现在这个样子,浑身无力,四肢麻木,只能躺在床上。
不犯病的时候,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吵吵闹闹,丝毫没有中毒的迹象。
北地的医者都看了个遍,没有一个能过解毒的,发病的次数多了,他们也只能靠口中的那位老道人解救。
日出三分,鸡鸣三响,刘伯庸安排好所有人的工作,离开了刘府,只身一人去了质子府。
府上的人忙碌起来,开始往府外的货车装东西。
丫鬟们手里麻利的打包着衣物、点心、药品,家丁们把大大小小的包裹往马车上堆积,门外货郎从外头拉来好几辆装满粮食的马车,阵势浩大。
装着货物的马车远远的看去就像一块正正方方白色的石块移动着,护卫们开始集结,有条不紊的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醒了?轩儿!”武毅温柔的问候着。
床上的稚童脸色稍微好点,小手揉着娑眼,打着哈欠,伸着懒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