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营救计划(二) (第2/2页)
他往天空放了一只穿云箭,腊黄的颜料在空中绽开成一朵云花,久久不能散去。
这是秦国公府的警惕信号,只要守城郎看到就会在城头的烽火台燃放狼烟,警惕各州县城严守关卡,等待抓捕命令。
放完箭后,将所有的甲兵分为三路,一路跟自己下通道,一路通知秦国公,另一路死守质子府,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下人们听到了卧室内的动静,便吵闹道:“世子绕命,如此隐秘我们当下人的怎么得知。”
世子脸上带着奸佞的笑容对着卧室外说道:“本世子也是明事理之人,既然如此隐秘行事,尔等情有可原,各自逃命,不予追究。”
丫鬟和仆人们听到这么大的好消息,感动的泪水都快要流出来了,他们急忙磕了几个响头,抹着眼泪往门口跑去,心里还挺恩世子的。
只是他们没想到,一出府门迎接他们的是矢箭雨,一个个应声倒下。
甲兵们分三路开始行动,质子府内一片血腥,只是在外人的眼里重兵把守罢了,谁也不会想到里面真实的惨状。
符健带着一路甲兵,在地道里摸索着前进,他有些敬佩淑妃这个女人,这么大的工程,能瞒着所有人挖通有点不可思议。
随后一处光亮在头顶上照射下来,光亮的尽头是刘府的枯井,一切了然于心。
果然是刘伯庸做的,他咬着后槽牙,瞪着圆眼,心里一万匹草泥马蹦腾而过。
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钱袋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这事落在他最为信任的人身上,他心里除了愤怒就是吃人的心情了。
“传令给虎贲卫,活抓刘伯庸!”
符坚说出这话时,脸上的五官扭曲成一团,加上本身豪放的胡须,像极了一头暴怒的狮子。
另外一边……
刘伯庸的队伍在山道行走着,一天的骑行已经为他们争取了四十里路的距离,眼下已经是三更天了,他让人众人休整、进些干粮;喂食马匹,养足脚力。
分批次的休息,也利于后续的赶路,一路上的护卫都是多年经营从晋朝收拢进来的三品高手,吃些苦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状况了。
众人正在休整,只有刘轩拿着木剑在车上有模有样的保护着公主,神采奕奕的样子,惹得公主十分感动。
公主在一旁休憩着,一天的颠簸让她的小脸看上去十分疲惫,加上这么陌生的环境,她十分想念她的母亲。
她轻轻的拉起了宽大的袖子,慢慢的挪到到刘轩面前,整个身子紧紧的贴在刘轩的手臂上,说道:“刘轩哥哥,我想阿娘了。”
刘轩转过头望着她,眼里带着用自信的眼光,说道:“放心,回到南郡就能看到姨娘了。”
他有袖子擦掉了公主的眼角的泪花,小手放在她的头上轻轻的抚摸着。
“师父带着姨娘先走,也是为了你的安全,再说,我师父武功那么好,肯定能保护好姨娘的安全的。咱们再走几天路就到了,别担心了,早点睡觉,天一亮我们还得赶路。”
“轩哥哥,好黑,我怕,阿娘会唱歌哄我睡觉的。”公主奶里奶气的说道。
“那怎么办?我不会唱歌,你要害怕就抱着我睡,我给你拉开一点门帘,让月光照进来一点,这样你就不用怕黑了。”
刘轩拉开车帘,月光顺着开口倾泻在他们的身上,没过多久公主就进入了梦乡。
两小无猜,抱臂而眠,女童脸上充满了恬静,睡梦中带着呀呀呓语,嘴角的银丝粘在男童的身上,他却丝毫不在意。
男童右手拿剑,左手依偎着公主,月光照在他的小脸上,显得几份的少年英气,慢慢的也进入梦乡。
然而却没想到二十年后的,一样的夜晚一样的地点却是另外一副刀剑相向的情形,这也是后话了。
刘伯庸在一旁小憩,他有些担心刘轩的身子,担心他有没有发病。
“报!报!后方十里地出现虎贲卫身影!”
“报!前方有不明黑衣窜动!”
两声探子的禀报声打破了黑夜里的宁静,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刘伯庸只能迅速作出反应,逃离困境。
他带着商队来到一处分岔路,舍弃一部分行李作为误导,让后面的追兵的以为往大路方向赶路,并叮嘱护卫们,一路边打边退,拖住他们的大军。
自己则带着百骑逃进深山里,哪怕前面有人挡路,他也可以轻松应对,毕竟这一条深山的小路也只有自己知道,地形更了如执掌。
刘轩给当诱饵的兄弟们送行,也留下最壮烈的任务,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后赵最厉害的虎贲卫,只有拼命厮杀才能回到东晋,活着的人加官进爵,死的人也能激励东晋的子弟。
他们带着主马车诱饵敌人,摆出一副要紧的样子,而夫人和两个孩童钻进另一路的货车上,这招瞒天过海希望能够生效。
至于黑衣人还不清楚是那一部分的势力,这么盯着商队,恐怕是来者不善,如果能引得与虎贲军相互搏杀,自然是最好,一箭还能双雕。
充当诱饵的队伍已经出发,长途奔袭的虎贲军应该可以勉强拖一阵子,眼下还有最重要的事要做,便带着剩下百来护卫从小路出发。
摸进大山之中,小路虽然曲折难行,但也是最隐蔽最快的捷径,一边走还一边叮嘱着护卫,说自己的命是前面兄弟换来的,再苦再累也得克服困难,回到南郡。
殊不知,一场最大规模的战斗即将在南郡边境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