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叫曾阿牛 (第2/2页)
明鸢接着问道:“为什么他们查验令牌就可以进入城门了?”
司空南表示没有什么,公家人办事一向如此,我们平头百姓只好守规矩就行,管那么多闲事干嘛。
一旁的路人便补充道:“那人是白衣圣手陆鹤年,是专门给郡令看病的,先前些时候围剿了一窝山匪,郡令大人负了箭伤,请他们过来医治。”
刘轩点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行事匆忙,那一窝山匪该不会是王大彪那一伙人的吧?”
路人惊讶的看着刘轩问道:“客怎知贼人名讳?”
刘轩被这么一问,心生防备,害怕被归到山匪同伙,便半拉开衣服给路人看,气愤的说道:“你看这刀疤就是被他的九环大刀所伤的。”
路人这才放心道:“怪不得客知道此事,客请放心,那王大彪早就死了,郡令大人围剿时就发现山寨一团乱,这才剿匪成功。”
刘轩自然知道王大彪死了,还是吃**死的,只是可怜明鸢的母亲,不到四十就离开她,挺可怜的。
待在一旁明鸢听到山匪全部歼灭的消息后,内心挺高兴的,却又怎么高兴不起来,趟若早点剿匪,或者现在是一家三口团圆的场景。
轮到刘轩进城的时候,他刻意看了看城门处官兵的表情,发现对方一应公事公办的表情,再望回自己的马车,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觉得郡令大人是真的有本事,自己都受了重伤,手底下的人还这么一丝不苟的干活,说明是个好的父母官。
进入城后,马车缓缓从大街上经过,道路两旁没有好奇的眼光,大概是常年见到马车,已经是习惯马车的存在。
走到一间精致的客栈旁边落住,马车有些困难地拐入了侧巷,在一片树荫之下,停在了角门处。
刘轩掀开车帘,扶着明鸢的手下车,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不易为人察觉地点了点头。
咯吱一声,木门被推开了,里面的店小二迎了出来,好奇地看了一眼刘轩,嗫嚅着道:“客人是打尖还是住店?”。
刘轩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双手无奈的一摆,跟在钱老板屁股后面往门里走去,仿佛在说我没钱,做不了主。
店小二看出两人的地位高低,转头笑脸相迎对着钱大富再次询问道:“客人,是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替我找一处干净的院落,我这镖师众多得宽敞些,还要一间上房给女眷住,得要舒服些,再弄上点吃食就好了。”
钱大富熟练的讲完一堆词,一口气都不喘,看来是常年跑货练出来的口条,让店小二一听就懂。
门里早候着位小厮,半佝着身子,引着众人进去,明鸢被婆子带到上房去休息。
一路往里,只见庭院渐深,内有假山平草,花枝浅水,景致颇为精雅,而沿路遇着些女工,一见有人来了,都是敛声静气地守在道旁,一点不见纷乱。
众人安顿下来之后,便是吃吃喝喝,明鸢身为未出闺的女子自然被留在舒服的上房,按照司空南所说,边境城内有掳人的异国人,所以不让她出门走动。
刘轩不去打扰她,吃完饭后坐在侧巷的那片树荫下乘凉,微风飘过尽是舒适,如果这时候有杯冰镇的可乐最好不过了。
当然这一切尽是幻想,先不说可乐根本不会出现这个朝代,就连冰块都很难获得,只能想想味道,解解馋。
“郎君,郎君……”
一阵好听的声音叫醒了他的欢想,刘轩顺着声音养了过去,只见是那骑在马上的蓝衣姑娘。
“姑娘是在叫我吗?”
“郎君可曾见过一个木盒子?”蓝衣姑娘着急的询问着。
刘轩好奇的反问道:“姑娘好生奇怪,你的盒子不见,怎么会问我呢?”
蓝衣姑娘手上的小动作扭扭捏捏的,有些羞怯的说道:“今日我在马上见过郎君排在队伍后头,现在又相遇,想着郎君会不会路上看过丢失的木盒子。”
刘轩佩服蓝衣姑娘记性真好,这才见一面就记住了他,便问道:“那木盒子里装的啥,让姑娘这么着急寻找?”
“救命的药,郡令大人等着这药救命。”
刘轩拿出木盒子交到她手上说道:“看看是不是这个?”
蓝衣姑娘接过后,打开盒子一看,是一根老山参,这才放下心来。
“多谢郎君相助,小女子多谢了,要是找不到我爹就没命了。”喜极而泣的说道,随后便哭哭啼啼起来。
原来救命药丢失被官兵怪罪了下来,只给她半天的功夫寻找,要是找不到她爹就要被拉去给郡令陪葬。
刘轩拿出了手巾帮她擦擦眼泪,然后交到她手里,让她自己动手,毕竟还在大街上。
蓝衣姑娘接过手巾对他说道:“谢谢郎君,不知道郎君叫什么名字,事后会报答你的恩情。”
刘轩觉得麻烦,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为了点小事都那么喜欢报答恩情,便随意的胡诌道:“我叫曾阿牛。”